全国政协委员朱松纯建言网暴治理:成立算法治理专家委员会

南方都市报
+订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但近年来各种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传播他人隐私等网暴行为层出不穷,从德阳女医生自杀案,或是寻亲男孩刘学州案,到最近的粉发女孩郑灵华案,网络暴力俨然成为平台内容治理一大问题。

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朱松纯递交了《组建独立的平台算法治理专家委员会,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网络暴力治理》的提案。

在朱松纯看来,网络暴力行为冲击了正常社会秩序,动摇社会信任基础、损害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严重污染人民精神家园,不利于塑造开放、包容、自信的社会价值观。

朱松纯在提案中建议组建平台算法治理独立专家委员会,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效率优势,拟定网络生态评价标准。具体包括制定用户画像颗粒度、个人隐私采集的范围标准;制定推送信息的多元化标准,杜绝信息茧房的形成;制定平台生态污染指数,指数涵盖违规行为数量规模、事件恶劣性与传播范围、举报频次等因素,定期在显著渠道发布,限期整改。

不仅如此,朱松纯认为在当前流量经济模式下,已经形成“网络平台—MCN机构—大V—粉丝群”产业链条与利益共同体。在这一流量利益共同体中,网络平台往往会对网络炒作行为“开绿灯”,并通过各种推荐算法技术大肆搜集用户个人信息,不断制造信息茧房,客观上加剧了社会极端情绪,对网络违规行为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他建议由中央网信办负责监管网络黑色利益链条。一方面,要求平台分类标识原创内容与商业内容,主动披露和内容商家、品牌的利益关联情况;制定MCN机构准入清单,让网络大V通过平台或MCN机构完成注册。此外,平台应该对网络大V实行准入负责制、定期培训并接受第三方监督,坚决封禁滥用网络影响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账号。

另一方面,网络大V必须接受培训,担负与其影响力对等的责任,要学习相关规定、考取各类资格证;证件由网信办等相关监管机构进行签发与年检。对未取得相应资质或资质过期的大V,网络平台应取消“V”字标识,并不予流量支持。

此外,朱松纯还注意到,现有网络治理相关行政法规分散在多部法律法规之中,责任认定不具备连续性,威慑和惩戒力度严重不足;且现行法律框架偏向对平台的监管,对于“黑公关”“黑水军”等幕后黑手没有足够约束和倒查手段。此外,立法和执法机制的缺陷造成了施害者匿名作恶成本极低,继而变本加厉,而受害者陷入取证难、维权难、止损难的困境。

所以他建议由全国人大推动加快网络治理相关立法进程。

首先,对于有组织的严重危害网络生态安全的商业机构及关联的网络平台,要明确法律责任,依据传播范围与危害程度明确处罚与量刑标准。

其次,重拳出击、治理网络环境“污染源”,倒追“排污者”真实身份信息,定期在公共平台发布违规网络账户黑名单,并建议封禁其对应的身份全网注册资格。

第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从立法、执法、普法的全链条形成法治威慑力,让保护网络生态环境的社会认知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共同抵制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
采写:北京新闻中心记者黄莉玲 杨博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