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预制菜领域的国际盛会刚刚散场,一轮属于佛山的机遇已然来临。
3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持续2天半后落下帷幕。大会主办方透露,新雨润、御鲜锋、海天等来自佛山的企业达成大宗意向合作千余单,顺德将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基金……
重磅好消息接连而至。这是佛山今年迎来的首次展会,也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后,我国预制菜领域的首场国际性专业展会。
这场大会为何落户佛山?又将为佛山带来什么?
超800家企业参展
专业观众近10万人次
3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闭幕。此次大会以“中国预制,飨宴全球”为主题,超800家国内外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参展,近千家预制菜采购商看展“选菜”,展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专业观众近10万人次。
开幕式当天,广州“小蛮腰”亮灯庆祝、8大主题论坛直击预制菜产业发展痛点,预制菜明星达人直播、RCEP跨境电商直播、十大粤味预制菜擂台赛等活动轮番上阵,还有预制菜元宇宙区、八大菜系品鉴区供观众免费品鉴,现场可谓亮点十足,干货满满。
大会发布了多项重磅内容,例如《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广东预制菜产业十大领先技术成果、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等六大阶段性成果;当天,东西协作和南北合作、国际合作、金融合作、采购商合作、首届预制菜创新创业大赛成果转化等系列签约合作达成。
大会现场,超800家企业参展,人流众多。戴嘉信 摄
其中,首部关于中国预制菜的白皮书——《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引人注目。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院长徐玉娟介绍,该书从预制菜的产业概况、企业案例、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构建了《2022年中国预制菜城市发展指数百强榜》指标体系,对全国297座城市及地区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现场发布榜单,将大会气氛推向高潮。
在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中,广东有20家企业上榜,其中就包括东龙烤鳗、甘竹罐头、何氏水产、品珍科技、新雨润、鱼兴港共6家佛山企业。该榜单为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列出了当前国内最具实力的预制菜生产企业。从上榜企业的城市来看,广州、佛山各有6家,并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体现了佛山预制菜生产端的强大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领域对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大会期间,2023年广东预制菜产业十大领先科技成果发布,并在次日举行科研成果转化对接会,旨在推动与支持预制菜全产业链成果及技术转化落地,迎合企业和市场研发需求。大会期间,共7家单位达成4组合作项目。
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顺德“风光无限”。开幕式当天,顺德被评为“中国水产预制菜之乡”,同时顺控集团、盒马鲜生、乐从供销社集团签订采购商合作协议,将搭建全球产销对接平台,力推预制菜出海。据悉,顺控集团正联动优秀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平台和现代农业头部企业,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顺德区预制菜产业基金。
厨师现场烹调水煮鱼,引得多位食客品尝。戴嘉信 摄
预制菜规上企业34家
一二三产融合优势明显
“这里是世界美食之都,产业链齐全,我们参展的最大目的就是看看当前行业风向,也向全社会展示我们黑龙江的特色预制菜。”小榆树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小榆树”)负责人说。
大会期间,来自江苏、湖北、广西等国内29个省超60个代表团组团参展,来自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客商参展参会,800多家企业作为参展商亮出“家底”,与采购商现场对接,后续还将组织意向客户到工厂实地走访。
大部分参展商来到佛山,都与小榆树抱有同样的想法:来佛山探风向。
佛山在预制菜领域为何有着风向标的地位?或许可以从胡润的回答中一窥答案。
胡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制菜百强企业榜单中,广东数量居首。“按城市来说,佛山是全国第三名。榜单中,广东做农业的企业比较多,占预制菜榜单农业相关企业的50%,包括国联水产、温氏股份、何氏水产等知名农林牧渔企业,有很强的特色。”胡润说。
该榜单中,佛山的预制菜企业实力与广州并列全国第三,佛山在全省预制菜产业领域的分量可见一斑。可以说,佛山在预制菜领域的动态将折射出预制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胡润看好佛山的企业家精神,对未来佛山预制菜能做到全球性级别十分看好:“佛山企业能把多个小行业做到全球化,我们看佛山家具也好、预制菜也好,都能走到一个全球性的级别,这就是广东企业家的精神和态度。”
近几年,广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农业资源、工业技术、粤菜文化等优势,率先推出“预制菜十条”、制定预制菜标准体系,全面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今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社会各界对预制菜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徐玉娟介绍,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值超4000亿元。中国预制菜产业预计5年内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广东正着力打造一批百亿元级的预制菜产业强县,十亿元级的预制菜生产强镇和预制菜原材料供应亿元村。
在此背景下,佛山正立足本地特色,探索预制菜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建设预制菜产业高地。
佛山制造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规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在第2位,具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优势,完全有条件实现预制菜从田间到车间的跳跃。
从佛山的农业水平看,其淡水养殖产量排名全省第一,加州鲈鱼产量约占全国1/4,广明二号填补了我国白羽肉鸡育种的空白,农产品原材料供给能力强大。
近两年,佛山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举办了汇聚10位院士的中国预制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立了佛山预制菜产业联盟,组建了佛山预制菜标准委员会,成功创建了2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提出了促进预制菜发展的13条工作举措,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定下“路线图”,有力推动佛山市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
大会透露,佛山现有预制菜规上企业34家,发展势头正猛。
顺德优选本地品牌预制菜对外展示。戴嘉信 摄
科技赋能、标准化、出海
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在大会中表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万亿,在此规模中,预制菜将有显著贡献。
大会现场,火热的预制菜受到各界广泛欢迎。
“我们从黑龙江带了500袋饼,一拿出来就被‘抢’空了!”“我之前没吃过预制菜,今天是第一次尝试,超出预期!”在何氏蹦蹦鱼展销现场,不到半天,一张A4纸大小的客户登记表就已快填满。
预制菜窗口期来临,面向农民、厂家、物流、消费者的预制菜全产业链该如何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科技赋能是关键一招。
“要把预制菜打造成高质量的美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理事长廖森泰表示,预制菜不是一般的方便快餐,假如没有“美食”概念,将不能走远。
“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不仅是口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研发平台的作用,基于此成立了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并得到54家全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协会共同参与。
廖森泰认为,研究院的作用主要是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并将继续深化产业和科研的纽带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更多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品质预制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与此同时,标准化是另一大抓手。
大会上,《中华地标美食品牌认定管理规范》《中华地标美食之乡认定管理规范》、佛山预制菜团体标准和“寻味顺德”认证体系相继出炉,明确未来预制菜发展的标准化路径。
中国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吕义忠说,政府及科研单位可以牵头构建预制菜行业标准,这是高质量发展预制菜的基础。同时,做好工业化转化的技术攻克工作,这是预制菜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还要搭建规范的预制菜食品智能化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出海”是未来预制菜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开幕式当天,世界中餐名厨交流协会、广东进出口商会等13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该联盟旨在搭建集产、学、研、销为一体的预制菜出口产品展示及交易新平台,打通预制菜出海痛点、堵点,推动更多预制菜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大会透露,佛山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省级预制菜产业园3个以上,培育年产值超亿元预制菜龙头企业5家以上,制定预制菜联盟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0个以上,预制菜特色品牌达到20个以上。
为农户增收、为企业增效、为餐桌增色,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有效提升广东优质特色农产品价值,让广大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南方日报记者】王蓓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