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是广东省传统的优势产业,2022年食品工业经济指标承压而上增强了行业发展信心。近日,记者从2023年广东省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八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2022年广东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2190.33亿元,同比增长12.95%;营业收入8994.70亿元,增长7.73%;利润总额522.51亿元,下降3.49%。食品进出口交货值408.52亿元,增长4.07%。
推动多个团体标准建立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成果显示,2022年完成16家企业初次评价,6家企业再评价,35家企业监督评价,至此全省获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累计突破百家,居全国前列。
同时,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推荐了“燕塘娟姗鲜牛奶(全脂巴氏杀菌乳)”等72个新产品为2022年度广东省食品行业优秀新产品,将向省工信厅推荐编入《广东消费品供给指南》。
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的保障,协会一直在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2022年,协会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供餐 潮汕牛肉丸》《植物蛋白饮料多种植物源性成分快速检测数字微流控芯片法》《广东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和考试规范》3项团体标准。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方面还表示,去年通过2021年度食品工程职称评审的正高级工程师13人,高级工程师66人,工程师83人,助理工程师175人,技术员25人。人数创下年度新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跨越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比较的竞争、效率高低的竞争。在会上,多家代表会员企业分享了企业在机制、技术、品牌、人才等方面改造升级的经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效率变革,抬高发展底板。
“食品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纳入国家战略,大健康已经成为时代课题。”无限极新会生产基地负责人胡流云表示,无限极立足于国内中草药健康产品领域,致力技术创新,打造中草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目前,企业申请专利超过1100个,依靠研发制造高质量产品,紧紧牵牢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参观环节,我们看到无限极公司的口服液智能制造生产线,全线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自动操作,实现智能物料分配和包装自动剥离,实现增效减负。
道地药食同源物质是一地之宝,“药食同源”物质与食品结合能撬动食疗产品千亿级市场。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事总监崔月华介绍:“在广东新会,传统的陈皮制作已经有700多年历史,因为‘皮比肉贵’,当地多‘取皮弃肉’,每年都有大量的柑果肉被丢弃,新宝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用废弃的柑果肉,加上新会陈皮、人参、枸杞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转化成陈皮酵素能有效将形成超千亿产值健康产品。”
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李杰分享了天地壹号“绿色数字智能发酵”的方向发展,通过补料发酵工艺,提高菌种耐高温高酸能力,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抓取消费者画像,整合供应链。
此外,会上,《广东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这是根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广东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表示,2023年,将继续推动食品工业向营养、健康、安全、多样、方便、功能化、个性化、美味的方向发展,引导本省食品企业不断开发老年食品、婴幼儿食品、特殊配方食品和中小学生幼儿园供餐食品,继续做好“三品”战略、科技成果评价、诚信体系、团体标准、非遗项目保护和宣传等工作。
【记者】李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