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成功举办“南海消化论坛”暨消化内镜中心新址启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与该院新消化内镜中心正式建立临床科研和学术交流长效机制,服务基层消化内科相关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
南方七院新消化内镜中心内景。
据了解,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中,胃癌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由于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为7%—34%,而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1%。因此,消化道早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下称“南方七院”)消化内科是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也是佛山地区最早加入“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的成员单位,此次新升级的消化内镜中心占地面积2000㎡。据了解,该科室打造了面向基层社区的早期胃癌筛查的“南海模式”,今年更获得了“幽门螺杆菌诊治门诊省级示范中心”“佛山市消化内科超微创技术与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
南方七院新消化内镜中心启动揭牌,并被授予“幽门螺杆菌诊治门诊省级示范中心”“佛山市消化内科超微创技术与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
“我们需要重点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诊疗思维,利用消化内镜技术将早癌筛查活动推广到区域基层,促使优质诊疗资源的重心下移。”李兆申院士表示,南方七院消化内科是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也是佛山地区最早加入“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成员单位”,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言而喻,新消化内镜中心将进一步推动地区医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接下来,李兆申院士团队也将与南方七院深度合作,引领消化医学中心的学科发展,共同招收博士、开展科学研究,助力南海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
李兆申院士发言。
当天,李兆申院士及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位消化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共同探讨交流了消化内镜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该讲座面向南海区9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会议现场。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也是健康南海的有力保障。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表示,南方七院近年来在“校政合作”背景下积极探索,在南海区、里水镇两级政府及大学的指导下发展迅猛。她希望,南方七院持续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挥区域医联体的作用,不断创新具有南海特色的区域专病初筛和防治模式,并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的优势资源、李兆申院士等精英团队的强大力量,建设南海品质医疗,创建南海品牌医院。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消化内镜中心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面向区域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工程。”南方七院党委书记徐亚非表示,“十四五”期间,医院确立了“创三甲和推进全科医学院建设”总目标,将进一步建设消化、骨科、全科等“4+5”学科中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南方七院新消化内镜中心内景。
近年来,里水围绕南海区“两高四新”产业导向,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中医药大健康企业528家,以一方制药、岭南中药、冯了性、中天药业等企业为行业龙头,2022年产值达240多亿元。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也是里水做强大健康产业的有力保障,接下来,里水将依托南方医科大学平台资源提升科研实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考评体系,全面建设里水镇“全科医学﹢医共体”,制定重点专科建设方案,推动分级诊疗“南海模式”落地见效。
【撰文】肖莎莎 赵越 左刚
图片由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