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开展的广东省先进社会组织评选活动结果出炉,80家社会组织荣获“广东省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其中,惠州有4个社会组织(惠州市社会组织总会、惠州市中小企业协会、惠州市女企业家协会、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榜上有名。即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分社联合惠州市民政局在南方+惠州·民政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广东省先进社会组织风采,推动全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在关爱青少年健康、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募集善款约4176万元;累计探访了9678户(次)特困家庭,资助约3800名寒门学子继续学业;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5万小时;获得省级奖项2次,市级奖项17次……十六年来,惠州慈航公益书写了一份有温度的慈善答卷。
据悉,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于2007年成立志愿队,2011年正式注册登记为民间慈善公益机构,是全市第一家同时具有公募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自成立以来,慈航公益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打造品牌慈善项目,不断拓宽善款募集渠道,努力营造全民慈善氛围。慈航公益于2020年获评5A级社会组织,现有志愿者3000余人,已发展成为惠州最具影响力的慈善团体之一。
从志愿队到慈善组织
一次聚餐,诞生出一家在惠州家喻户晓的慈善组织。
时间回溯到2007年春节前夕,创会会长陈扬青与一些慈善人士、企业家聚餐时萌发善愿,他们一拍即合决定成立民间慈善组织,搭建一个人人可行慈善的平台,呼吁更多人参与慈善,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
慈航公益志愿队自此成立,并发起了首届“慈航公益大型春节慰问特困单亲家庭活动”。大家一起行动,一分一角一元的捐赠,亲力亲为采购物资,把慰问品送到困难家庭手中。首届活动共165人参加,筹款1.5万元,慰问困难家庭30户。
一个影响一个,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这个公益活动中来。
参加慈航探亲日的志愿者人数,从第一届的165人,第二届的359人,第三届的472人,一路壮大,到2011年第五届时已增长到1100人。而且,慈航公益探亲对象分布在惠州市三县四区,爱心志愿者的足迹已经遍布惠州。
随着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2011年1月18日,慈航公益志愿队正式注册为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初步搭建起“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公益平台。2012年6月,慈航公益获得“惠州市慈善奖”。
首创万人规模爱心义卖活动
2011年,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正式注册成立,也发展出惠城、惠东、惠阳、龙门、仲恺、博罗、东江七大义工团队,每年探亲对象增加到500户以上。
为了增加筹款渠道,进一步打造“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可持续公益平台,时任慈航公益理事、资深义工李建辉在发起了首届“大手牵小手,一起传播爱”大型亲子慈善暨爱心企业义卖日活动。这是一次全民慈善的大动员,是以“家庭、学校、企业”为参与主体的万人规模的爱心义卖活动。
这种万人规模的爱心义卖活动,创立了“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公益慈善新模式。
2015年,“慈航探亲日”和“慈航义卖日”两大品牌项目被授予“惠州慈善项目奖”,以及“广东省2015年扶贫济困优秀项目奖”。截至目前,慈航公益爱心义卖会已经举办10届,共筹集约1107万元善款,用于抗击疫情、乡村振兴、春节探亲日、关爱儿童、助学扶教、公益体育等慈善活动。
关爱地贫携手同行
一封求助信,催生出一个慈航公益品牌项目,惠及了一个又一个地贫家庭。
2015年4月,十几名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家长多方奔走后,带着一封100多名重度地贫家庭代表联名的求助信,来到了慈航公益。
在地贫家长期望的眼神中,同年5月,慈航公益5月成立了“关爱地贫”项目。慈航公义全体数千名义工与地贫家长一起,为关爱地贫筹款,为地贫防控奔波。
一方面,为惠州市已建档的重度地贫患者家庭,建立了完善的关怀体系;另一方面,发动志愿者在各县区的婚姻登记处、工厂、社区、医院和学校等场所进行地贫防控宣传。每年5月8日“世界地贫日”,慈航公益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举办大型地贫防控宣传活动,截至2022年2月,惠州共筛查并干预重度地贫出生数量601例(2014年—2021年累计数据),从2019年到2021年,惠州本地已经连续三年新婚新生重度地贫0例(不计外地输入1例,以及意外怀孕3例等)。
慈航公益关爱地贫项目在2016年荣获“惠州慈善项目奖”,在2018年获得“惠州市第二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在2019年获得“2019年第七届惠州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二等奖和“2019年惠州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在2022年获得惠州市益苗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
【记者】于蕾
【通讯员】梁辉
【图片】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