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万里长城、红色文化、水墨熊猫……近日,“方寸寓春秋——邓锡清邮票设计中的时代底色”亮相莞城美术馆。3月2日,桥头镇委委员赵东闽率桥头镇文化服务中心和邓屋村的文化宣传骨干到莞城美术馆参观东莞桥头籍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师邓锡清的邮票展。通过参观邮票展,大家重温新中国发展的峥嵘发月与壮丽图景,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无尽瑰宝和家国情怀,共同讲好桥头故事。
镇委委员赵东闽带领桥头文化宣传骨干前往莞城美术馆参观邮票展,并听取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邮展的相关情况。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察每张邮票的设计元素,感受设计理念和蕴含的文化知识。据介绍,本次展览由东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主办,莞城美术馆承办,东莞市桥头镇人民政府、东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东莞市集邮协会莞城分会协办。
△资料图 2017年邓锡清先生在桥头举办个人专题展
邓锡清,生于1935年,东莞桥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是新中国早期邮票设计师中的重要一员。他师从著名中国画和油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现居北京。1953年开始,他先后考入中央军委绘测学院、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3年,开启了多年的邮票设计生涯。少小离家的邓锡清先生,对家乡桥头有着深厚的情感,一生乡音未改。他曾多次回桥头,在桥头举办个人书画邮票专题展。88岁高龄的邓锡清,不忘初心、心系故乡,为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多做贡献。
邓锡清之子邓勇在展览现场也表示,他的父亲多年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信念,将国家重大纪念活动、时代人物风貌和优秀传统文化等精心描绘于方寸之中, 流露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木智巧,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情感,更是凝聚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我父亲作为桥头人,是中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家,为中国邮票设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邮票设计过程中,不仅应用了他自己的油画方面的技能,包括中国画、装饰画等非常广泛的画作,同时在这些邮票中都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对国家每个时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邓勇向记者介绍。
展览展出邓锡清先生在不同时期设计的并载入史册的邮票精品十三套,以及邮票设计画稿、视频、书籍等丰富的相关文献,全面、立体展示邓锡清邮票设计的艺术特色与成果。
通过参观学习,全镇文化骨干深受教育,心灵深受洗礼,为家乡名人邓锡清在邮票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感到自豪,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将转变工作作风,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桥头文化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邓锡清简介
邓锡清,生于1935年,东莞桥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师从吴作人,现居北京。1953年先后考入中央军委绘测学院、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73年开始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直到退休。主要作品有《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刘少奇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工艺美术》《民族乐器——拨弦乐器》等十三套邮票,其中《工艺美术》和《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分别被评为“建国三十周年最佳邮票”和1980年最佳邮票。
邓锡清部分邮票作品赏析
J.1《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3-3万里长城
J.11《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
J.58《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
J.6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
T.29《工艺美术》
T.29M《工艺美术(小型张)》
T.81《民族乐器——拨弦乐器》
T.106M《熊猫(小型张)》(吴作人签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