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国产手机终于集体重返“巴展”。近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荣耀、小米、OPPO、一加等携众多“黑科技”亮相,引发行业热议。
手机厂商“卷”起来了
蓄力已久终于得以重返国际舞台,各手机厂商纷纷祭出了“杀手锏”。
前有荣耀发布Magic5系列手机,搭载名为“青海湖技术”的黑科技,据称能让手机在拍照、屏幕、通信、续航等四大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后有一加推出全球首个液冷微泵主动散热手机——一加11概念版,彻底打破了传统手机由VC液冷散热构建的散热模式。
一加声称,通过这项技术,一加11在原神等重载场景下,电池盖温度最高可降低 3-4°C,帧率稳定性提升 4 帧以上。此外,该技术还能在充电时将手机的温度降低1.6℃,充电时间上也因此能够减少约30秒至45秒。这对于手游爱好者来说可谓是一桩“福音”。
不仅如此,realme还在MWC上再次展示240W快充技术,该技术可实现80秒充电20%,9分钟左右将手机从0充电至100%,改写了手机快充速度记录;
中兴带来全球首个基于AI技术的“裸眼3D”平板,让用户直接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具有空间感、立体感的影像;
小米秀出的探索版AR眼睛,支持“微手势交互”,用户在佩戴眼镜后,可以在悬浮的操作框中用手势操作浏览页面,或者切换应用等等,科技感十足;其发布的Wi-Fi7路由器,最高下载速度可达到40Gbps,颠覆了用户对“高速网络”的想象;
荣耀等厂商在手机中植入“卫星通信”技术,联发科、高通也带来了多款卫星通信芯片,支持让手机用户在不连接4G、5G网络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打电话、上网冲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技术上的“卷”,MWC上各手机的形态也“卷”起来了。比如说,OPPOFind 旗下的N2 Flip成为国内首款推向国际市场的竖版折叠屏手机。又比如,摩托罗拉推出的手机Rizr,在未展开的情况下屏幕迟勋只有5英寸,但如果用户需要,随时可以操控机身侧面的按钮,将屏幕延展成一块22:9的6.5英寸大屏,看上去十分酷炫。
只不过,延展出来的屏幕看起来十分脆弱,且这一顿操作下来,手机电量明显“吃不消”了。有媒体在现场体验后表示,仅仅数次的延展和收缩,手机电量就出现了大幅下滑。但无论怎么说,在MWC这样的技术展上,甭管科不科学、实不实用,“秀肌肉”才是正事。
5G和AI仍然站“C”位
云计算、AI、5G等技术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是MWC的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以华为为例,去年企业在全球积极部署5G网络,推动5G尤其是5.5G的发展。据华为研判,6G要到2030年左右才会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此之前,行业产业需要5.5G来进行过渡。
为此,华为打造5.5G Core解决方案,以期通过无线、光与IP等领域根技术的突破实现万兆体验。据测试,其支持提供10Gbos的下行速度,相比5G无论是在网速还是定位精准度、可靠性等上都有了十倍的提升,可以帮助工业场景下的设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在消费领域,可以进入出行、游戏领域,带来L4级辅助驾驶以及24K清晰度的VR游戏等。
AI方面,小米此次带来了“铁大”和“铁蛋”两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其中,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铁大)具备感知3D空间、识别个体、手势和表情的能力,还能“听懂”85种环境声音、“看懂”45类人类情感,通过这次MWC的亮相,产品未来走向国际市场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记者】许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