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坡头:“用心”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民生所盼。近年来,坡头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当作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在学位建设、教学教研、城乡教育一体化、信息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2013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8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同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现代化监测样本县区……在教育领域频频摘得多张“国字号”“粤字号”名片的坡头区,现阶段面对新任务新目标,将如何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年初,“支持坡头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被写进2023年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坡头区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送来东风。实际上,自去年9月开始,坡头区便已率先进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开展“用心管、用心教、用心学”教育行动,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好基础。“三用心”行动开展半年来,全区各学校教育教学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教书育人干劲更足,教学质量硕果累累。

“一把手”抓教育

下沉一线攻坚克难

坡头区位于湛江湾东岸,坐拥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创建高质量教育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2022年9月13日,坡头区召开“用心管、用心教、用心学”教育行动动员大会,吹响全区教育系统开展高质量教育行动的号角。

9月13日,坡头区召开“用心管、用心教、用心学”教育行动动员大会。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与城镇化进程不够协调,师资配备不足、基础设施仍待完善、学位资源不均衡、学业水平有待提升,是坡头区探路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逃避的问题。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保障力度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更体现地方党委、政府的担当和作为。去年以来,坡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一把手”抓教育,成立“用心管、用心教、用心学”教育行动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多次下沉一线巡课、督导,深入了解学校教学工作、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为教育发展把脉定向,并率队拜访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最大支持力度,统筹解决经费投入、项目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致力形成“党委统筹,政府负责,教育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

投入6.1亿元高起点新建市实验小学、市三十二中、市三十一中、区特殊学校等学校,投入9000多万元扩建南调中学、南调小学、龙头镇中心小学、乾塘中学、梧村小学等学校……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座座新建学校、教学楼拔地而起,托举起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期待。“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19所,新增学位12500个。

“今年,坡头区计划投入学校改造资金2亿元以上,重点提升镇级‘3个学校’(即寄宿学校、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推行信息化校园管理,提拔一批优秀校长,奖励热爱教育‘好老师’,奖励勤学向上的‘好学生’,在全区营造‘大家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深厚氛围。”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坡头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哲辉如是说。

校长带头上公开课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坡头区“三用心”教育行动的主线。细阅《坡头区关于开展“用心管、用心教、用心学”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可见,“三用心”教育行动在“用心管”层面强化了校长在教学管理的主导地位,明确校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校长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校教科研训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主动上公开课,充分发挥校长在教学教研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首先是一个点亮学生思想之光、点亮学生上进之心的好教师,校长要带头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陈恒曦认为,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人,自身必须聚焦学校课堂教学工作、关注教学质量,才能带领教师和学生不断发展。

去年9月21日,坡头区龙头镇中心小学校长林光明率先举办一节区内体育公开课《跑的反应性练习》,拉开坡头区“校长带头上公开课”活动序幕。10月13日,官渡镇中心小学、德威中学、南三中学三所学校同时开展“校长带头上公开课”活动,以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劲头示范带动广大教师,在教育领域掀起潜心教研、热爱教学的热潮。

“作为校长,我更应给教师们带好头、作表率,虚心向专家请教,激发教师提高教研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南三镇德威中学校长马胜才说。

随着“三用心”教育行动在全区快速有序开展,各学校在差异化实施过程中对标优秀、找准差距、不断探索,管理制度逐渐精细化,形成领导挂级、挂班管理制度,教案、作业定时检查制度,课堂教学巡查制度,挂级领导、挂班领导坚持每周推门听课制度等。

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构建区域研训共同体

在坡头区第一中学,“磨课”成为半年来学校老师们口中的高频词。“在备课环节,任课老师首先向备课组汇报课程内容,根据备课组提出的建议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备课组成员在现场听课后根据教师示范、学生反应等对该课程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任课老师再根据意见修改教案,再次进行课堂实践,这就是‘磨课’。”坡头区第一中学校长陈志强告诉记者,通过这样反反复复打磨让老师们在交流中、在实践中提升,上好每一节课,有时一节精品课堂甚至需要这样反复三四次才能形成。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队伍建设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提升课堂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三用心”教育行动着力攻坚的方向。

自坡头区“三用心”教育行动开展以来,各学校不断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以区内5所龙头学校为依托,组建5个学区研训共同体,通过教学观摩、专题讲座、课题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教学比赛等形式开展片区联合研训活动,促进教育均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的“教”反映在学生的“学”,每一次教育实践成功与否最终要落到学生的体验和评价上。“我发现学生很喜欢做实验,他们觉得进到实验室里不是在学,而是在玩,玩着玩着就把知识学会了。”作为坡头区第一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蔡行雯也是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她通过课本实验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在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下,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蔡老师引导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我们从初中到高中有一个思考、思维的改变,让我们更注重动手能力,引导我们怎么去思考、怎么做,让我们自己总结规律、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也会带着这种逻辑思维去学习其他学科。”坡头区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林婷说道。

“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教学管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需要全区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共同书写的一份考卷。”坡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坡头特色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奋力谱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的篇章。

【记者】刘梓薇

编辑 陈文 童慧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