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了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且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以“促消费·共振兴”为主题,启动“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将走访广东15个特色村镇,深调研乡村旅游、预制菜产业园、生态农业、乡村民宿等,发掘一批广东“三农”发展的鲜活故事、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成效,展示各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2月15-17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深调研第七站走进湛江,调研国联水产、壹号食品、草潭镇、正大食品、恒兴集团等,涉及生猪、水产养殖、文旅开发以及预制菜等内容。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湛江
“现在我们养猪都是通过24小时机器人来巡栏,每个镜头会不停捕捉,喂料也采用电子设备,全自动下料,并且全程均记录、可追溯,同时,我们还装了高分贝的麦克风,猪如果咳嗽,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查看。”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指着生猪养殖基地的监控展示道。
近日,“乡村振兴广东实践”调研团走访了位于湛江遂溪县的正大集团,对其智能化养殖和预制菜产业进行了调研。
1.4万头生猪
只需要五六个人照看
在湛江遂溪,正大集团正在筹划打造一个“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总投资38亿元,从饲料、种猪、育肥到屠宰、物流、销售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早从2019年起这个项目就已经启动。
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正大一个种猪场配套六个育肥基地,一个育肥场一个批次可以养殖约1.4万头生猪,每个育肥场的栏位都是标准化建设的,单单一个育肥场生猪年出栏量可以达到3万头。目前正大已经在遂溪新建成4个种猪场和14个育肥场,新的2个育肥场仍在建设中。
区别于传统的养殖模式,正大养猪基地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化养殖。整个猪场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氨气浓度都在物联网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持下,变成远端可看、可控、可管的数据。同时,其利用24小时巡检机器人,减少猪场人力投入,控制养殖成本;配套防控麦克风,精准识别猪的咳嗽声音,“读”懂猪语,实时监测猪的身体状况。
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向“乡村振兴广东实践”调研团介绍,过去,养猪工作很辛苦,现在正大的生猪都通过物联网智慧化养殖,把人解放出来,每个批次约1.4万头生猪只需要五六个人来看管,人员主要负责维护设备,“所以我们对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大专及本科以上人员占比42.1%。”
除了智慧化养殖外,为了解决养猪废弃物问题,正大还变废为宝,在养猪基地里,将猪的粪水抽出来经由地下管道流至沼气池,将沼气通过技术分离出来用于循环发电,这生成的电量可以满足养猪场生活区50%的用电量。
而在整个“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中,正大还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户合作,2022年其合作农户有37户,共养殖生猪15万头,平均一个农户年收入约281万元。
借肉鸡产业链
加大力度布局预制菜
除了正在筹划建设的“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正大集团在遂溪还拥有肉鸡全产业链。
早在2014年,正大在华南地区的第一家肉鸡屠宰加工厂就在湛江落户,加工厂年屠宰肉鸡3000万羽,主要业务为肉鸡屠宰加工、鸡肉食品深加工。
正大集团广东区肉鸡事业线总裁刘海辰告诉“乡村振兴广东实践”调研团,这两年爆红的预制菜,正大集团早在1995年就开始布局。当时正大在东北建有肉鸡深加工工厂,产品主要出口至日本,内销则面向B端市场,以企业学校订购的团餐为主,因此都是大规格的包装。
在逐步发展C端市场后,正大的预制菜产品和规格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目前其在广东的肉鸡预制菜主要包括玲珑鸡块、香煎鸡扒、手枪鸡腿、鸡米花等肉鸡调理品,主要面向广东、广西以及海南市场。去年正大广东卖得最好的一款肉鸡调理品,年销售额约8000万元,相比前两年销售额大幅上涨。
在布局肉鸡预制菜上,刘海辰认为,正大的主要优势在于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我们在湛江既有种鸡场、孵化厂、肉鸡养殖场,还有肉鸡屠宰、肉鸡深加工以及物流配送,整个肉鸡预制菜深加工产业链做到了闭环管理。”
与养猪基地相似,正大在湛江的养鸡场也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员工一个人就可以照看5万羽鸡。同时,正大也与当地农户合作,合作的养鸡量占比约20%-30%。
把肉鸡深加工厂设在湛江,正大也在尝试着跟本地农产品结合,推出一些特色的预制菜。据刘海辰透露,湛江拥有大片的菠萝种植基地,正大已经将菠萝和肉鸡相结合,研发出了一款新品糖醋菠萝鸡块,预计将在今年3月、4月上市。
今年,正大还准备加大力度布局预制菜,预计将投入1500万元建设一条新的预制菜生产线,年产值增加约35%至40%。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点评
作为本次调研团企业代表,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戚马带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湛江遂溪人,通过调研看到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很有感触,“乡村要发展,产业建设至关重要。”
戚马带表示,这次调研很多企业通过与本地农产品结合,比如正大集团将菠萝和肉鸡相结合,研发出了一款新品预制菜糖醋菠萝鸡块,既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也为养殖产品增添了更多的本地特色,更有品牌特色。智能化养殖也让戚马带印象深刻,“这可以把人解放出来,每个批次约1.4万头生猪只需要五六个人来看管,人员主要负责维护设备。”
在产业振兴方面,戚马带也介绍了国台酒业的情况。借助“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国台酒业将越来越多的农民纳入产业版图。“在河南和贵州均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截至2021年底,国台酒业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扩展至遵义、安顺、黔西南等8个市县,直接带动含7800户贫困户在内的45000余种植户致富增收,户均增收7680元。”
国台酒业将企业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有机酿酒原粮基地,是响应中央号召、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实举措,践行着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戚马带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国台酒业计划发展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20万亩;到2025年,在河南省采购优质有机小麦量达到10万吨。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冯家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