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三水这样干

南方+ 记者

2月28日,记者获悉,三水将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动,建立健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常态机制,以自查、巡查、抽查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并通过发挥“全国文明村”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提升全区文明村镇创建水平。据统计,三水共有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34个。

实地考察找差距

现场会商促整改

2月27日,三水区召开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现场会,由三水区文明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考察组,先后前往西南街道木棉村和江根村两个全国文明村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会商等形式,找差距、促整改、助提升,进一步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

在木棉村,考察组看到在村子的主要路口设有醒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服务中心、村史馆、公共厕所等指引标识,在村内篮球场上,一幅幅公益广告传递着文明新风尚。在村内的休闲广场上,还设有善行义举榜,彰显身边正能量。

木棉村。

西南街道木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福球介绍,近年来,木棉村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村规民约、好人好事积分排名公示等制度,做好“德治”文章,引导全村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进一步擦亮了“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接下来,木棉村还积极开展“善行义举榜”“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公示活动,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全村营造弘扬美德、向善向德、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

随后,考察组来到江根村,可以看到江根村主干道平整宽阔,路边的停车位上有序停放着车辆。在村庄内的农家乐、小饭馆均张贴有文明餐桌、节约粮食等文明提示语,商场、超市的环境干净又整洁,服务人员热情待客,礼貌又周到。

江根村。

江根村。

而在江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则醒目地张贴着本月的人居环境红黑榜。据悉,江根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人居环境“红黑榜”、村规民约进行基层村民自治,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等各项活动,传播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善治。

江根村党委副书记陆显康介绍,近期江根村为了缓解新街区的停车难问题,将村委会的闲置地改造为停车场,已新增了50个停车位。

接下来,江根村还将以问题为导向,严格对照全国文明村创建指标要求,加强宣传力度,发动发动村内党员、志愿者组成文明巡访团,巡访团成员会对沿街绿化带内、人行道上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劝阻占道经营、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倡导村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乡统筹补短板

一体推进助提升

近年来,三水区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区涌现出一批文明村、文明镇,其中获评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34个,全区48条行政村均达到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标准。

其中,三水以重点工程推动文明村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实施乡村“五大美丽”行动,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村级环卫管理体系,加快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加大“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力度,全区70%以上村居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农村垃圾堆积、危旧房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大幅改善。

与此同时,三水持续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群众文化生活,以“我们的节日”为重点,开展“村规民约诵读”“家风家训故事分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超50场活动贯穿全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让精神文明融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时代文明新风,三水已连续9年举办“感动三水”道德模范宣传推介活动,挖掘、培育、推出了大批道德先进典型,并打造文明实践好声音品牌,制作“阿淼说文明”音频节目,在全区2615个“村村通”应急广播全覆盖播出,让文明新风吹进乡村千家万户。

此外,三水还通过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常态机制,以各村镇自查、第三方测评巡查、区文明办抽查等形式,有效实现对区内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全面监督。

“希望通过此次区、镇、村合力联动考察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三水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发力,接下来区文明办还将做好统筹部署,明确责任分工,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推动创建工作落实落地,共同擦亮“全国文明村”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蓝

【通讯员】彭倩明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