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指数排名全省第五,湛江如何做到的?

南方+ 记者

在湛江经开区园岭路,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项目格外引人注目,门诊楼、住院楼已雄姿初现,目前正在进行抹灰、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医疗专项施工等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眼下,湛江以实际行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湛江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打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有力有效推动湛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湛江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据悉,湛江医疗综合服务(DRG)能力指数排名全省第五,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增至6.39张,排全省第四位;市域内住院率96.5%,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卫生健康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62亿元,增速36.9%,在市直单位中排列第四名;市卫生健康局在2023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预计2023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预计2023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坚持党建引领 

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盘”

全市6家医院案例入选《医心向党守初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广东省医院党建创新案例精选》;率先在全省出台《湛江市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及“四项清单”……湛江市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开展党日活动。

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开展党日活动。

为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共识,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案,迅速在全系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举办“医心向党”、庆祝“中国医师节”等活动,引导全系统形成“牢记初心服务人民健康”的主基调;在市直机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模范机关创建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活动动员会上作交流发言,连续四年在市直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奖。

此外,该局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抓严行业作风建设,完成259家医院巡查工作;持续加强医风医德建设,评选出“优秀护理工作代表”150名、“最美逆行者”200名、“湛江好医生”124名。

探索疫情防控“湛江打法”   

稳住发展安全基本盘

流调指挥中心市县两级全覆盖;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加快推进;粤西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传染病负压综合收治病区——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新增传染病负压病房楼投入使用……

面对疫情,市卫生健康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充分发挥“主力军、先锋队、参谋部”作用,探索出适合湛江实际的“两严”“三快”“四度”有效打法,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全力服务湛江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流调指挥中心现场。

流调指挥中心现场。

——“一盘棋”抓防控。湛江市卫生健康局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力量,以“快、稳、狠、准”的硬措施将疫情“围住、捞干、扑灭”。特别是加强琼州海峡联防联控,顺利完成保通保畅任务;累计派出1114名采样、检测、流调、医护和隔离管理人员支援省内12个地市和海南等地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受到省卫健委的通报表扬。

——“一揽子”补短板。面对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短板,大力实施疫情防控能力提升五大攻坚行动。核酸检测能力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排名全省第六位;流调指挥中心市县两级全覆盖,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吴川市疾控中心搬迁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雷州市疾控中心搬迁项目全力推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新增传染病负压病房楼投入使用,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3家亚定点医院建成启用,4家方舱医院完成改造;全市配置救护车432辆(其中负压救护车155辆),保有量全省排名前列;集中隔离能力基本达到每10万常住人口储备60间隔离房间的要求,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网络进一步健全。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新增传染病负压病房楼投入使用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新增传染病负压病房楼投入使用

——“一股劲”稳转段。面对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市卫生健康局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跨过感染高峰,为全市迅速投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横向上,扩充发热门诊(诊室、诊疗点)、普通病床、重症病床“三道防线”,发热门诊和诊室增至212家,社区诊疗点拓展至3322个,开放湛江体育中心便民发热诊室;设置二级以上医院床位2.83万张、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床位6100张,重症床位1302张、增加34.64%。纵向上,实行三级医院分片包干10个县区、县域医共体包干镇,全方位构建立体救治网络。同时,统筹本土药品批发供应企业和生产企业全面保供,统筹发放“爱心健康包”27万份,组织专家编写替代药品目录清单,名中医团队发布“湛抗3号”系列药方,有效缓解群众购药用药紧张。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构筑医疗卫生发展新高地

4家医院通过三甲医院复审,7家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提级进步,全部获B等级及以上……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推动出台《湛江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性文件,印发实施《湛江市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行动方案(2022—2025)》,全速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效显著。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迈入A+等级,获批广东省首批、粤西唯一“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肾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为粤西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工作站;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在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综合质控排名中位居前列;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获得2022年中国肿瘤医院竞争力排行榜50强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急大楼动工建设,是粤西唯一一家被评为广东省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的医院;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搬迁改造、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公共卫生医院建设3个项目主体工程封顶,市第二中医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和门诊大楼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城乡医疗卫生得到均衡发展。15个县(市、区)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5.89亿元;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智能健康小屋”建成使用;吴川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及“互联网+物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积极推进;赤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效明显,霞山区、坡头区区级医院加快升级改造,麻章区人民医院加快建设。

粤东西北地区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粤东西北地区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学科建设获得新突破。湛江大力实施“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成功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实现湛江“零”突破;推动纳入省级重点专科10个,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

——人才队伍再添后劲。湛江“十百千医学人才引智计划”有效推进,引进省人才优越B卡领军人才1人、医学博士33人、医学硕士212人。继续通过“六个一批”方式为升级建设的16家县级公立医院和7家中心卫生院储备人才273人。

——智慧医疗发展提速。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基本框架已搭建,“湛健通”小程序上线运行;湛江被列为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培育单位,2家高水平医院被列入全省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密织群众健康“幸福网”

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是为了护佑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湛江“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妇幼安康保障有力,中医药服务积极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更加充实。

——无偿献血取得新突破。湛江市被评为“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公殿广等151人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受到通报表彰。全市采血人次和采血量增长率均居全省首位。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81%,医养结合机构新增10家、总数达到27家;新增3个单位(遂溪县遂城镇官湖村、雷州市客路镇南山乙村、吴川市吴阳镇秧义村)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至每千常住人口3.4个,建成4家市级和2家县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吴川市人民医院成为湛江公立医院开展托育服务的试点单位。  

湛江市卫生健康局职工干部踊跃献血。

湛江市卫生健康局职工干部踊跃献血。

——妇幼健康持续得到保障。5.1万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98%覆盖全市当年入学的初一年级女生;3家产科儿科龙头医院与115家基层医院建立远程救治网络。

——中医药服务积极提升。中医药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7个县区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实施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投入500万元建成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0个。

——重大疾病防治扎实有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进步明显,综合评价指数排名至全省第4位。

——积极实施健康湛江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86%,同比增长2.07个百分点。在第五届广东省健康教育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免证办”“好差评”“暖企服务”等工作落实落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全年4个季度均获评“流动红旗窗口”。

——行业综合监管稳保障,“以案促管”监督执法能力有效提升,2宗行政处罚案件被评为省优秀案例。省级卫生监督实训基地建成使用,获评省“勇创新、强技能”优秀实训基地。

——医疗服务和质量持续改善。新增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0个,“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院增至10家。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将深入贯彻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及湛江市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动员大会精神,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竞标争先”“比学赶超”落实到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加快推进健康湛江建设,全力打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奋力推动湛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新期待,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健康保障。

【记者】林露

【通讯员】张蔓莉 梁杨健

编辑 胡梦杰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