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中山大学出版社举办“《书香蝶韵: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新书分享会”。
活动现场。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现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和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位居国内高校图书馆首位。截至2022年底,纸质馆藏总量超过一千万册(件),其中中外文古籍、民国时期文献、碑帖、徽州文书、曲本唱本、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等特藏文献逾140万册(件)。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逾千万册的馆藏文献中蕴藏有丰富的藏书票,既有创校之初中山大学图书馆自己设计的藏书票,也有并入中山大学的其他院校(系)藏书所含藏书票,同时还有通过捐赠渠道漂洋过海而来的西方个人与机构的藏书票。
小小的藏书票蕴藏大历史。
那么,何为藏书票?它是拉丁语“Ex Libris”的意译,即“予以藏之”。一般贴在图书的扉页,表明图书的所有权。通常藏书票上除印有拉丁文“Ex Libris”和书主名字外,还会印上人物、动植物、风景、静物乃至神话故事等图案花纹,装饰与寓意兼顾,简洁醒目,引人入胜,因其实用性和艺术性,被誉为“纸上宝石”“纸上蝴蝶”“版画珍珠”。
为展现中山大学的百年藏书发展史,彰显书籍之美、藏书之趣和读书之乐,该书从上千万册藏书中精选了一百种具有代表性的藏书票,分为国立广东大学时期(1924—1926)、国立中山大学时期(1926—1949)、中山大学时期(1949—至今)、西文藏书票(1952年前入藏)、西文藏书票(1952年后入藏)、猫头鹰主题藏书票等时期与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枚藏书票上的图案文字内容及其背后的内涵意义进行介绍与解读,并揭示藏书票所附书籍的书目信息,全方位展示这些藏书票的内涵意义与历史面貌。
该书副主编、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林明认为,藏书票虽小,但承载了中山大学百年校史与藏书发展史,是中山大学百年校史的重要见证。该书副主编、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蕾表示,该书兼具知识性、艺术性与实用性,既是一本了解中山大学百年校史、藏书史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了解西方书籍与藏书文化、版画艺术的普及性读物。
该书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12月出版。
【记者】刘长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