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三院,心里都感觉温暖。”“看病越来越方便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微信后台,经常有患者这样留言。
建院52年来,中山三院始终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建设发展道路。
中山三院天河院区。
中山三院党委书记吴京洪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山三院将继续立足人民健康需求,发力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学科群建设,围绕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总体部署,聚焦打造“医学人才摇篮”。
中山三院党委书记吴京洪。
党建引领,乘势而上
南方+:中山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医院取得了哪些关键性的成绩?
吴京洪:过去的5年,是医院积极作为、跨越发展的五年。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构建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为目标,大力改善办院条件,深入持续推进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强化智慧医院和信息化建设,锚定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发展之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医院面向国家需求,依托学科优势,提出了“3+3+1”的建设思路,形成了以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学科群为引领,干细胞、大数据人工智能、纳米医学三大平台为支撑的发展态势,一个“三院标准”通过智慧化建设手段持续输出。
医院多学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肝脏病学科群已发展成为诊疗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内一流的肝脏疾病诊疗中心,“肝脏疾病一体化诊治模式”已具雏形;脑病学科群强势崛起,成立华南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牵头建设委省共建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广州市脑计划”中“脑疾病与康复研究”专题首席依托单位;免疫性疾病学科群整合风湿免疫、变态反应、神经免疫、移植免疫、代谢性免疫和临床免疫中心优势学科资源,致力于建设全国最好的免疫性疾病精准医学中心。
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推进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3个。2021年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45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在A+行列跃升21位。
“一体两翼、三城四院”规模优势突出,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医院获评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并成为首批国家卫健委颁布甲级5G医疗应用示范单位;天河院区三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岭南医院二期建设工程总进度已完成25%,岭南医院综合楼顺利竣工投入使用,为保障疫情防控及医院发展增加医疗场地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粤东院区获评三级甲等医院,入选为广东省第四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肇庆院区正式投入运营并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对分院区采用垂直托管模式,通过推动医工融合,应用5G新技术打造远程超声诊断系统、AI智能诊断系统等助力分院区同质化管理,并辐射新疆喀什、西藏察雅、广东潮州、云南凤庆等多个受援地,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中山三院岭南院区。
南方+:党建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
吴京洪:中山三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内部治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办医治院始终,党建引领医院正向发展。
抓实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党支部62个,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全部45个临床医技党支部由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落实“双带头人”全覆盖,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委书记讲党课等,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等党建和业务融合实践活动,推动新思想落地生根。开展邓练贤烈士纪念活动,弘扬抗疫精神,打造“我爱三院”行动计划,党建和文化互融互促,树立身边典型,催生一线奋进动力。感染科党支部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周宇麒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中山三院粤东医院。
加速冲刺 迈向一流
南方+:作为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与学校一脉相承的基因或者特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京洪:百年办学历程中,中大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的深厚红色基因、爱国奋斗精神和追求卓越品格。
中山三院的院训为“医德至上、博积精勤”,医院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迎难而上、敢创奇迹的拼搏精神,医德至上、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不断攀登、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中大基因的传承和延续。
医院注重党建和文化融合,促进中大基因代代相传。制定了医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党委书记、院长带头为学生讲思政第一课。尤其在三年的抗疫中,中山三院广大研究生与老师并肩奋战在治病救人第一线,接受了最生动的思政教育。
中山三院肇庆医院。
南方+:医院接下来如何服务中大加速冲击世界一流、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吴京洪:院党委在结合医院的发展情况,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南疆(喀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力申报建设新发突发传染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点工作,凝练“六心”的党建工作理念,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公益性,不忘初心;全面从严治党,做好巡视整改,守志净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干群同向同心;立德树人,学术创新,笃行恒心;为群众办实事,心系患者,让群众舒心安心;关怀关爱职工,和谐奋进,凝心聚力。“六心”既有工作目标也有实施路径,既要在思想政治学习、精神文明建设上走深走实,也要在调查研究、走进群众中抓住重点攻破难点。
建校百年在即,医院党委将继续牢记“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医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中大加速冲击世界一流贡献三院力量。
南方+:医院如何发力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学科群建设?
吴京洪:以临床为导向,以优势学科群为依托,有规划、有步骤地启动“五大引擎”工程:打造肝脏疾病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脑病国家级研究平台、布局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平台、建设风湿和过敏临床免疫研究中心以及创建智慧互联网医院《云上三院》,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国内领先、接轨国际的国家级大平台和区域特色医疗中心。全面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医院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未来五年,中山三院将继续立足人民健康需求,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部署,秉持“医病医身医心、救国救人救世”的中山医医训,聚焦打造“医学人才摇篮”,坚持党建引领和传承三院文化,开始新一轮的攀登与进取。
【记者】钟哲
【通讯员】周晋安
开栏的话:
从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至今5年来,中大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改革发展,综合实力倍增,稳步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方阵前列。
俯仰百年,山高水长。走向世界一流前列的中山大学,正在承担更多使命担当,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更多力量。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与中山大学联合推出“追求卓越 迈步前列——中大这五年”栏目,讲述精彩故事,展示中大新貌。敬请垂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