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波漾北江。
眼下的韶关,上下齐心协力,铆足干劲,充满活力与希冀。
2月24日,韶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各县(市、区)党政主官纷纷表态,明确今年发展“任务书”,立下高质量发展“军令状”。
韶关立下高质量“军令状”。
笔者梳理各县区党政主官的表态发言发现,多个县(市、区)GDP同比增速目标高于7%,高于韶关市目标6%。
锚定高质量发展,韶关号角嘹亮,大步豪迈。
坦承担当:多个县GDP增速目标高于全市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韶关敢担当!
从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就能窥斑见豹:2023年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市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GDP增长6%以上,高于省目标增速。
韶关各县(市、区)更是奋勇争先,乐昌、南雄、始兴、新丰、浈江等县区表态,力争GDP同比增速目标定在6.5%以上,高于全市预期目标。其中,新丰县最高,定为9.5%,翁源、曲江GDP同比增速目标高达7.5%。
2023年韶关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暨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启动。
今年韶关各县(市、区)定下的GDP增长目标与疫情前水平更接近,传递出大干一场的信心与决心。
高增长发展目标的底气何在?
以翁源为例,该县提出了“跨越式”的5年发展目标:到2027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而2022年该县GDP仅为132亿元,这意味未来5年要“再造两个翁源”。
来看一组关键数据:土地开发强度仅为4.98%,政府收储土地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拥有连片未开发的5000亩M3用地(即三类工业用地)。
土地有了,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翁源找到了产业突围方向。“我们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刺破翁源发展天穹的利剑,全力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全国知名创新原料药产业基地。”翁源县委书记高忠旗帜鲜明地表示,翁源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是找到了出路。
一品红原料药项目动工仪式现场。钟清城 摄
翁源的案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韶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从县域层面看,乳源有东阳光龙头企业,又有乳桂经济走廊和空港经济区的平台载体;始兴县引进投资过百亿元的忠信项目;新丰县引进广汽投资新能源测试和研究院项目,又靠近广州汽车城,完全有条件打造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当前,韶关各县(市、区)拥有打造培育发展一批叫得响、影响大、支撑力强的主导产业的基础。
今年,韶关提出县域富市战略,县域振兴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展蹄急步稳,10县(市、区)已然成为韶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紧抓项目:开局就决战,起步就冲刺
抓项目,韶关很急!
“一天当作两天用、三年事情两年干!”在多个工作推进会上,谈到高质量发展,韶关主要领导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为何急?邻居赣州、郴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和决心之大令韶关人如坐针毡。韶关GDP站上1500多亿元台阶时,清远已站上2000多亿元台阶,赣州更是已突破4500亿元大关。曾处同一起跑线上的兄弟城市让韶关倍感“压力山大”。
初具规模的华南装备园。资料图片
回看韶关过去两年,受疫情、洪水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下的韶关,更需坚定逆水行舟的勇气和信心,更应树立起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紧迫感。
重整行装再出发、比学赶超争上游。今年开年,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韶关紧跟步伐,迅速谋划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吹响了全市上下“拼经济”的号角,以开局就决战,起步就冲刺的姿态勇猛前行。
华韶数据谷。(华韶数据谷提供)
抓经济、抓制造业最终要落到具体项目尤其是大项目上。在韶关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上,包括世界汽车拉力赛(WRC)中国韶关站项目、广东申菱韶关产业基地项目、共享储能电站和用户侧储能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模具生产项目在内的75个项目集中签约,合计金额736.2亿元,涵盖制造业、林业、商贸物流、文旅、大健康、农业产业等领域,这些项目的签约以及日后的落地,将合力推动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随其后,乐昌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达成26个签约项目,合计金额100.72亿元;始兴县召开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产业攻坚大会,集中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17.61亿元;南雄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达成12个签约项目,合计金额35亿元……
今年2月不平凡,韶关大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高质量发展基础日益奠牢。
优化环境:领导干部带头当“店小二”“服务员”
优化营商环境,韶关刻不容缓!
当下,地方经济发展高度依靠产业带动和增长,优质企业成为地方亮眼的产业名片。佛山美的如此,深圳华为亦然。对优质产业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地“头号工程”。
一座城市如何吸引优质企业前来投资?这是萦绕在不少韶关干部心中的高质量发展之问。
环境就是气候,资金就是候鸟,哪里环境好,资金、项目就往哪里飞。营商环境事关韶关高质量发展成败。
宏大齿轮生产车间。张伟 摄
近一年来,时常挂在韶关主要领导嘴边的话是: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当好“店小二”“服务员”,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重视营商环境,从资源型政府变成服务型政府,韶关一直在补课。2022年以来,韶关市将营商环境领域摆在开展“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的突出位置,在行政审批改革、优化招商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等方面建章立制,新出台政策制度89项、修订19项、废止19项,完善抓服务优环境政策链,着力破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问题,加快推动形成亲商便民、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今年,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直指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的问题,比如行政审批环节不够精简,项目落地建设耗时偏长,企业运营成本偏高。为此,韶关市提出,完善领导挂点服务重点项目、企业和解决企业诉求“一跟到底”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供给,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韶关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受访者供图
各县(市、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动作频频。“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项目攻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学习借鉴‘双区’成功经验,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南雄市“项目攻坚年”四级干部开春动员大会上,南雄市委书记林小龙话语铿锵;在将2022年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后,翁源县继续将2023年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翁源喊出了举全县之力打造广东乃至全国县级最优营商环境的口号;在韶关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现场,不少县区负责人把自己的手机号、微信号公开,进一步方便企业家联系……系列举措是韶关重视产业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好注脚。
当春时节,梦想花开;征程再启,扬帆远航。辛勤播下“春天”的种子,韶关必将收获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策划】蒋才虎 范永敬
【撰文】范永敬 曹伟峰
【制图】曹伟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