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双融双创”2022年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审结果。各地市推荐了2469件作品参与基础教育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微课、课件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课程四个类别评选,经过初评、复评和答辩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36件、二等奖309件、三等奖442件。
在此基础上,广东推荐了60件作品参与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六届教师活动),其中,35件被评为创新作品、16件被评为典型作品、8件被评为研讨作品,获奖率为98%,比去年增长9个百分比,优秀率为58%,比去年增长20个百分比。
获奖作品都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
落实“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导向。广州市天河区依托“两地精准帮扶”项目,来自广州天河汇景实验学校和清远连山学校三个班级的三名教师联动实施了语文教学案例《散步》。该案例借助多种技术融合的平台与工具,采用“共同研讨模式”,通过类比发展学生思维,实现跨区、跨级之间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深度对话,渗透文学作品中的“亲情—关爱”“谦让—和谐”“孝道—伦理”“中年—责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两地三班三师联动实施的语文教学案例《散步》
英语学科案例《Sports》、道德法制学科案例《百年征程强国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初中化学学科案例《匠心炼石 钢铁强国—铁的冶炼》、生物学科案例《“神奇的种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信息科技学科《爱心守护“大白”》、跨学科案例《“粽情端午,心系中华”端午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案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一一故事梦工厂》等,联系真实生活情景,结合学科的育人特点,培植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发展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崇尚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和素养。
《Sports》
《百年征程强国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匠心炼石 钢铁强国—铁的冶炼》
《“神奇的种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爱心守护“大白”》
《“粽情端午,心系中华”端午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一一故事梦工厂》
依托“技术赋能”
居家线上教学齐发力
2022年线上教学期间,深圳市龙华区鹭湖外国语小学的教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深度研讨、课后丰富拓展三个环节设计,使用线上互动教学平台、电子板书、学生画面轮播等技术工具,提高学生网课效率。如语文教学案例《题西林壁》、信息科技教学案例《体感控球》等注重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构建了线上教学新样态。
《题西林壁》《体感控球》
融合资源工具
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优秀成果中。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的教师探索形成“三环并重 五学融通”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抢答器、班级小管家等软件开展教学实践,通过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打通课前、课内、课后学习环节。
“三环并重 五学融通”课堂教学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认识国家地理位置—以澳大利亚为例》教学案例采用点阵笔进行伴随式的数据采集,形成教学活动“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记录,实现可呈现、可检测、可反馈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动态管理。
学生做题过程重现与点评
用好本土资源
粤东粤西粤北教师创新课堂学习
“学校没有很高大上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能做融合创新案例吗?”清远市英德市九龙中学的教师带着这样的困惑,参加了区域内的“种子教师培训”,通过学习教学理念和数字技术,决定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将九龙镇的乡土文化旅游资源搬进英语课堂。学生为宣传推广“九龙镇”景区而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探索,形成了山区教师利用本土化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IQ 3E”(Question-Exploration-Implement-Exhibition-Evaluation)信息化英语学习模式应用。在初中七年级开展“Charming Jiulong with Special Cultures”项目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基于问题驱动的情景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深度学习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情境问题驱动学习
落地“双新”“双减”
探索整体单元设计教学实践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开展“认识小数”单元整体教学,创设基于真实情景的“购物活动”任务单,利用投屏等教学工具,支持进行数据采集、远程采访、记录过程、设计成果、展示作品、在线测试等活动,特别是通过学情分析、过程反馈,生成系列数据,支持教师精准指导和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培养和表达。
“认识小数”单元整体教学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联动天河体育东路小学、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开展三校三师联动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电子门牌的设计与制作》,以“我为学校创意制作电子门牌”为真实任务,依托多模态学习平台记录过程性数据,基于“原型开发”“再设计与微创新”“创意作品展示交流”内容,通过三位老师、三个去中心化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和主人翁意识,实施数据驱动的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和促进教师团队的“抱团”发展,实现跨校、跨区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资源的互助融合与创新应用。
三校三师联动单元整体教学
为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活动效能,主办方对获奖教师进行了反馈调查,43.79%的教师表示收获最大的是“教学实践研究能力”的专业成就感;31.79%的教师表示通过活动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技术手段;24.42%的教师表示活动转变了自身教与学的理念。
2023年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已正式启动。今年,活动回应“组团帮扶”的诉求,鼓励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老师互帮互助,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源、平台和产品,开展大单元、项目式、跨学科等方式的学科教学改革,合力打造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的典型案例。活动项目设置和参与办法等详细信息,老师们可前往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https://srsc.gdedu.gov.cn/)获取。
来源 | 广东省教育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