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人类精子库向当地大学生发出“捐精倡议书”引发关注和讨论。随后“捐精志愿者合格率不到20%”的话题被网友们热议。针对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本期请男科医生集中为大家答疑解惑。
春节过后,全国各地的人类精子库广发“英雄帖”,邀请20~40岁有爱心的健康男性青年,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加入捐精志愿者行列。大家也纷纷响应号召,结果却意外发现近八成的志愿者精液质量不合格,不满足捐精的要求。对此,我建议大家应审慎地看待“志愿者精子合格率不到20%”这一被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并且要理性看待捐精筛查结果。
捐精志愿者合格率为何较低
捐精志愿者精液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人类精子库的“门槛”高,捐精志愿者某些指标的标准远高于正常生育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正常男性生育所需的最低的精子浓度是每毫升1500万个。而捐精志愿者捐献给人类精子库的精液要求更高一些,浓度必须达到每毫升6000万个。除了精液浓度外,人类精子库对捐精志愿者精液中的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和正常形态精子比率要求也很高。
第二,精液在检测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
两次的精液检测结果很难准确评估男性的生育能力,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精子生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最原始的精原干细胞发育为成熟的精子并排出体外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果这期间男性遭遇一些有损生殖健康的状况,比如感冒、发热、长期熬夜、长期大量抽烟饮酒等,就会损害精子的生成,导致近期的精子质量下降。
二是精液检测有取样误差。正常男性一次射出的精液里含有数千万条精子,甚至数亿条精子。但检测精子的浓度、活力和形态的时候,往往只是提取极少的一部分精液、抽样调查数百条精子,以数百条精子的活动情况和形态来代表数千万条精子,甚至数亿条精子的情况,其取样误差性可想而知。
所以,有强烈捐精意愿的志愿者如果精液筛查不合格,可以自己调养两三个月后再次去评估,很有可能就满足精子库的要求了。
客观评价捐精筛查结果
精液筛查不合格的志愿者要理性地看待检查结果,不要过分担忧。其实,很多人在生育能力上都属于正常人群,将来结婚后都能正常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常规的精液检测包括精子的数量、活力和形态,只能初步预估男性使女方自然受孕的生育能力,而且与子代的健康,包括身体基本健康情况、智力水平等没有任何关系。如果精子的数量多一些、活力好一些、正常形态的多一些,女方自然受孕的概率就高一些。但是即使不满足捐精的要求,甚至精液质量低于正常生育男性,在实际情况中依然有较大的使女方自然受孕的可能性。
当然,如果结婚后,因为男方的精液不合格(例如,严重的少精、弱精,甚至无精等),导致妻子无法自然受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例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绝大多数也能实现生育的目的。
关于捐精的渊源与思考
根据当下相关的行业标准,严重的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都可以申请供精,因为存在上述情况的夫妇很难自然受孕;而使用供精主要进行供精人工授精或者一代试管婴儿的常规受精,所以对供精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足够数量和活力的供精精液才有机会使女方成功受孕,所以对捐精志愿者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但是目前的辅助生殖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只需要少量的存活精子就能在体外通过单精子注射的技术实现受精,并成功孕育子代。所以,原来很多只能使用供精的不孕不育夫妇,现在不再需要供精,只要能在男方精液或者睾丸中发现少量精子,就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子代。
在此,我们呼吁和邀请有爱心的健康男青年加入供精志愿者的队伍,如果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生殖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捐精这些事 你有必要了解
人类精子库是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的公益性机构,以治疗不育症、预防遗传病和提供生殖保险等为目的。
数据显示,全国已婚夫妇中不孕不育的比例为15%~18%,其中约50%是男性存在精子问题。一些不育家庭需要使用人类精子库保存的捐精志愿者的精液实现生育的愿望。人类精子库的精液不直接提供给不育家庭,只供给各医院有资质的生殖中心,由生殖中心为婚姻内的夫妇做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哪些人能捐精
不育家庭使用人类精子库精子的时候,会对捐精志愿者的血型、身高、学历等有偏向性,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各人类精子库对捐精志愿者的条件有适当的要求。广东省人类精子库目前对捐精志愿者的要求是:中国公民,年龄在20~45周岁;身高168厘米以上;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身体健康,没有性传播性疾病、遗传病和遗传病家族史等。
目前,广东省人类精子库捐精主力人群年龄在20~30岁,且该年龄段的志愿者合格率也相对较高;在读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占比为35%左右。整体而言,捐精志愿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占89%,毕业学校包括世界排名前列的知名大学,人数最多的是省内的国家“双一流”大学。
根据数据,广东省人类精子库的捐精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身高最高的达198厘米,学历最高的为博士研究生,还有多名博士后,也不乏正高级别的教授等。
捐精有哪些流程
捐精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筛选期、合格期、HIV检疫期。
筛选期:捐精志愿者先进行精液检查,初筛合格后,抽血查血常规和传染病项目,上述项目均合格,再抽血检查染色体。这一阶段志愿者大概需要到人类精子库1~2次。
合格期:如筛选期的项目全部合格,开始捐精(捐精之前禁欲3~5天)。整个过程中,捐精志愿者需捐精3~10次,实际的捐精时间大概2个月,每周1次。
HIV检疫期:因为HIV感染的窗口期一般不超过半年,所以志愿者停止捐精半年后,须再到人类精子库抽血进行HIV检测,若结果阴性,说明半年前捐赠的精液是安全的。如果志愿者没有做HIV检测,他此前捐献的精液只能作废。
每名捐精志愿者捐献的精液量是根据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的平均妊娠率计算出来的,一般不会超过40份。完成全部捐精流程后,捐精者能获得4000~4500元的补贴。
捐精和用精有哪些原则
一名男性只能在一家人类精子库捐献精子。这个要求是国家《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规定的。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每名捐精志愿者的精液最多使5名妇女受孕。
供精遵循互盲原则。捐精志愿者的个人隐私和个人资料绝对保密,生殖中心和受精者都不知道精子的具体来源。同时,捐精志愿者也不能知道精子的去处。
赠精协议规定,志愿者对捐精出生的子代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
我国人口基数大,志愿者捐献的精液在全国各地使用,而且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将来生育的子代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志愿者捐精之后,其后代近亲结婚的概率几乎为零。人类精子库还可以免费为他们的后代提供婚姻咨询,排除近亲结婚的可能性。
建议一些特殊人群及时到人类精子库进行自精保存,为自己存下一份“生殖保险”。这些人群包括:男性在接受致畸剂量的射线、药品、有毒物质或病原微生物、绝育手术之前;从事某些高风险职业,如从事雷达作业者、放射科医生等需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者;夫妻为未来生育需求,要求保存精子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时,有合理的医疗要求,如取精困难者和少精子症、弱精子症者等。
本期封面:
来源:“健康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毛加明、广东省生殖医院男科主任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张欣宗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去南方+听新闻
打开南方+,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