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深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后,深圳多区纷纷行动,组团赴港,力争在深港合作中抢占发展先机。
位于深圳市的龙岗区,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深港双方互访频密、交流领域广:政府组团南下赴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带领学校主管人员来访,就地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香港立法会议员在社区、园区一线实地调研后称,将把基层治理、产业、旧城改造及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带回香港……
2月15日至16日,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层面赴港,与港方开展科技经贸交流,向广大香港企业家发出“在龙岗创得佳业赢得未来”的诚挚邀请。
2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校主管人员在龙岗集体亮相,两校校长共谋大湾区携手并进的新蓝图。
2月21日,龙岗区迎来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到访规模最大的参访交流团,含30多位香港立法会议员、工商及专业界人士。
短短一周时间内,香港和龙岗双方互访交流频密。
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北部都会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随着国家战略加持、区位优势凸显、区域战略深入推进,龙岗和香港双向奔赴间蕴含着无限机遇。
香江之滨暖风拂面,龙翔大道春光正好。
当国际大都会遇上产业先锋城区,当国际科创中心遇上全国工业强区,香港和龙岗未来有望书写更多深港合作的新篇章。
奋进的春天里,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在书写和打开。
◎
组团南下香港,龙岗有哪些期待?
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后,2月15至16日,龙岗区政府层面首次赴港与港方面对面交流。
这次行程的主题围绕科技经贸交流。拜访考察马不停蹄,推介交流热火朝天,对接合作争分夺秒……赴港期间,龙岗代表团深入园区、走访企业,密集拜访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招商永隆银行等,召开三场科技经贸合作交流会,进一步增进了双方友谊、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访港,高校是龙岗代表团访问香港的重要一站。龙岗代表团先后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在香港中文大学,双方签署了《医疗卫生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深圳研究院”。
在香港理工大学,龙岗代表团拜访了该校校长滕锦光,双方希望进一步洽谈合作交流,以期依托港理工的高端智力和人才优势,发挥龙岗产业大区优势,在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建造方面谋求深入合作。
在深圳(龙岗)-香港投资合作交流会上,龙岗区向新世界集团、怡和、保诚、中手游、安永等30余家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全面推介龙岗区作为深圳东部产业大区品牌形象,向香港企业家发出“在龙岗创得佳业赢得未来”的诚挚邀请。
紧扣高质量,打好“深港牌”。龙岗区开年组团奔赴香港,结合两地的各自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满满的诚意和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香港,纲举目张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加力赋能,推动深港两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今天我们带着三个目标来到龙岗,了解学习到了龙岗在基层治理、产业、旧城改造及城市更新方面的工作经验,收获很大。也期待未来深港两地开展更加密切的交流往来,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2月21日,香港立法会议员、工商及专业界人士到访龙岗,开展考察交流活动。结束一天的走访调研后,香港立法会议员张欣宇称,此行是一次“非常丰富、非常圆满”的考察,会把学习到的“龙岗经验”带回香港,也欢迎龙岗各界人士多到香港交流,深化两地合作。
这也是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到访龙岗规模最大的参访交流团。当天,到访龙岗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工商及专业界人士共有30多位,其中包括4位香港立法会议员,以及多名科技、金融、文化、法律界专业人士。
在“中国第一村”南岭村看基层治理,到“国际化智慧产城社区”天安云谷看智慧化园区的运营模式,到“同心岗湾”全功能基地感受“一站式”服务……
香港立法会议员交流团一行先后来到南湾街道南岭村、天安云谷、创投大厦、“同心岗湾”全功能基地、大田世居等地实地参访考察,详细了解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管理建设、特色服务,重点关注了产业园区空间供给、创新能力、配套设施,全面咨询大运深港科教城规划亮点、推进成效、未来蓝图,并就深化深港合作、借鉴深圳社区治理与城市更新经验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深圳市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龙岗区在产城融合发展、社会治理,城市运营建设等积累了丰富经验。此番得到香港代表团的肯定,或是香港、龙岗两地合作合作从重点产业、人才交流,向社会民生等更广层面更深层次展开的见证。
◎
当国际大都会遇上产业城区
“大运系”深港合作平台开辟崭新想象空间
神仙湖畔,大运山下,春意盎然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里,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校主管人员携手集体亮相,传递出携手并进、共创未来的美好期待。
“通关了!终于又见面!”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港中大(深圳)各项发展成就的欣喜,并介绍了沙田校区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未来两校携手融入大湾区发展的规划蓝图。
段崇智表示,沙田和深圳校区将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为国家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富有国际视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创造更多前沿科研成果,助力国家未来发展。
过去三年,两校不遗余力地开展合作,去年10月13日,两校联合设立崭新的大湾区2+2本科学位课程,合办双主修课程。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让学生于深港两地校园修读双主修本科课程的项目;双方还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建立紧密的医学教育协作关系,共同建设创新型医学教研协助平台与医学教学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医学教育融合示范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生动实践。
扎根龙岗办学9年,该校校长徐扬生介绍,目前,港中大(深圳)录取生源水平稳定在全国前列;该校已通过全球招聘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520余名,组建包含诺贝尔奖实验室内国际科研平台近70个,建设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制造国家联合工程实验室等重点平台;今年该校二期校园计划今年8月投入使用。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吉华医院,建成后将作为该校医学院直属教学与科研一体医院,目标成为大湾区一流医院;该校音乐学院建设项目和医学院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建设中。
扎根办学9年,港中大(深圳)的进步与发展是龙岗区深入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建设“湾东智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生动缩影。
龙岗是深港交流合作的热土。改革开放初期,龙岗是许多香港人融入祖国内地投资兴业的第一站。大芬油画村、横岗眼镜厂,这些都是历史上港人在龙岗留下的印记。
当国际大都会与产业先锋城区相遇,会碰出怎么样的火花?在2023年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深港元素”频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的愿望强烈。
报告提及,今年龙岗区将全面服务深港合作大局。充分发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科技、产业、空间等优势,加快推进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平台纽带作用,深化龙岗与香港在科技、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聚焦港人港企在龙岗发展实际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让更多香港同胞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2021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勾勒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远景。
龙岗区抢抓这一机遇,谋划打造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该合作区将充分发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科创载体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充足等优势,着力为香港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成果落地转化提供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发展空间,争取打造成为河套、前海、口岸经济带之后的第四个深港合作平台。
技术星辰大海要扎进应用厚实土壤。
国际化程度高、基础科研实力雄厚是香港的科创优势,产业立区、制造业当家是龙岗坚定不移的发展立足点。龙岗区产业空间和产业营商环境,可以为香港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土壤。
香港、龙岗未来有望在更深层次携手闯湾区,助力深港双城高质量发展。
【记者】刘越亚
【图源】同心龙岗、龙岗发布、港中大(深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