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焕雷:在微创心脏外科道路上疾步前行

广东卫生在线
+订阅

“麻醉效果过去后,感觉伤口热热的疼,特别难受”“术后前几天,几乎吃什么吐什么,一会儿醒一会儿睡,昏昏沉沉”“每天都要换药清洗,持续了两个多星期,伤口结痂后像条毒蛇盘在胸口”……

这是许多接受开胸手术的心脏病患者共同经历过的苦楚。从结果看,他们是幸运的,手术顺利地完成了;从过程来说又有些遗憾,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对生活的影响绵延日久。

同样是心脏瓣膜疾病,广州的陈女士只经历了一台不过2小时的微创手术医生在她的胸壁上打了几个孔,最长仅3厘米左右。术后3天陈女士便顺利出院,短时间内即回归正常生活,“出于对开胸手术的恐惧,我一直在拖延,直到了解可以用微创的方式治疗。”

陈女士的幸运,得益于心脏外科专家们的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为陈女士进行手术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主任黄焕雷便是其中疾步前行的一位。

▲黄焕雷

微创心脏外科多项纪录保持者

2022年5月,怀孕18周的何女士住进了省医,她4年前植入的二尖瓣人工生物瓣撕裂并重度反流,并发严重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随时有生命危险。

最稳妥的救治方式是尽快终止妊娠再接受心脏手术治疗,但这个孩子是何女士经过多次试管婴儿技术后才成功怀上的,她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安全出生,终止妊娠等于熄灭她生活的希望之火。

如何在保住胎儿的同时治好何女士?这一难题摆到了黄焕雷面前。他率领团队,夜以继日为何女士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终决定实施非体外循环下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手术,为尽可能避免伤害胎儿,采用了术前无CT辅助评估定位、术中零造影剂的手术方式。

经过反复论证和模拟演练后,黄焕雷在苛刻条件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小时,何女士即拔除气管插管安全返回病房,3天后出院。

“我们查阅文献发现,这是世界上首例孕妇零造影剂下的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手术。”黄焕雷回忆,后来何女士顺利生产,还特意给他发来母子二人的照片表达谢意。

黄焕雷就是这样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微创心脏外科的道路上疾步前行。

回溯行医生涯,黄焕雷坦言自己对心血管疾病、外科怀有的强烈兴趣,才踏上这条道路。1998年,他考上了设立于省医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读研,师从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肖学钧教授。心研所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黄焕雷受益匪浅。

当时,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在我国方兴未艾,“省医心研所的领导庄建院长敏锐地觉察到微创和终末期心脏病将是心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年轻医生们作出了前瞻性指引。”黄焕雷说,他选择了微创,“当年的研究生考题就有关于微创心脏手术的内容,因为没见过,我非常好奇,很难想象能通过一个小孔做心脏手术,由此埋下了求索的种子。”

从好奇到深入了解、学习;从传统开胸手术到更具优势的微创心脏手术,黄焕雷花了近十年时间,付出的努力、经历的艰辛难以描述,“但这些付出与辛苦在漂亮地完成一台手术的成就感面前不值一提。”黄焕雷说。

踏入微创心脏外科领域后,黄焕雷跑得越发快了,并将目标瞄准技术难度更高的心脏瓣膜病微创手术,尤其是微创瓣膜修复手术。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容易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致死致残率很高。传统的开胸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出血多、损伤大,很多重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难以耐受手术创伤,被迫放弃手术治疗机会。为了解决此类病人的困扰,黄焕雷埋头苦学,熟练掌握了多种心脏瓣膜微创手术并运用于临床。

一项项纪录也从他的手中诞生,除了上文所述的世界首例之外,还有诸如全国首例妊娠期孕妇的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修复和置换手术、全国首例全胸腔镜下微创主动脉置换手术、全国首例全胸腔镜下微创双瓣置换手术等。

2015年,黄焕雷及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全腔镜微创瓣叶补片扩大成形新术式,应用于心脏术后远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获得良好效果,避免了再次正中开胸手术的风险,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2018年5月,黄焕雷登上了胸心外科领域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盛会——美国胸外科协会年会的讲台宣读论文,介绍三尖瓣手术治疗的中国经验,成为少数几位登台这一顶级会议的中国医生之一。

随着声名远播,前来找黄焕雷做手术的人越来越多。近几年来,他每年主刀完成心脏手术近500例,其中各类微创心脏手术超过300例,众多疑难杂症患者在他的妙手之下恢复健康。

一切为了患者利益

在黄焕雷看来,微创手术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但并非所有情况下微创手术都是最优选择,“只有为患者带来最有益的效果,才叫真正的微创。”

他用自己最擅长的全胸腔镜微创二尖瓣修复来说明。

二尖瓣疾病有两种治疗手段——修复、置换,修复是首选,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瓣膜本身的生理状态,保持生理解剖功能和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不能修复才考虑置换有使用年限的人工瓣膜。目前人工瓣膜有机械瓣、生物瓣,机械瓣使用寿命长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加大潜在的出血和血栓风险,生物瓣虽不需要终身抗凝但使用寿命较短。

“如果一个二尖瓣重度返流的患者本可以通过修复来治疗,而某位医生用微创手术进行人工瓣膜置换,对患者来说就不是最佳选择。治疗二尖瓣疾病,用微创的方式修复是最高境界。黄焕雷说。

▲黄焕雷团队在为高龄高危患者做二尖瓣瓣中瓣手术

他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来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即使要面对更复杂的情况、承受更大的压力也在所不辞。

数年前,正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小张因为二尖瓣脱垂前来找黄焕雷。小张的二尖瓣比较特殊,结构非常复杂,修复的难度极大。而如果实施人工瓣膜置换,对于年轻而且喜欢体育运动的小张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

“我们要朝着最好的目标前进,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一起克服。”黄焕雷对陷于彷徨中的小张说。在周密的术前准备后,黄焕雷顺利地为小张完成了微创二尖瓣修复手术。“如今小张在国外读书,学习、生活跟正常人无异,逢年过节都会给我发来问候。”黄焕雷欣慰地说。

姑娘小何的情况更为复杂,被诊断出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只有20岁,未婚未育。对她来说,置换瓣膜是难于接受的选项:换机械瓣膜服用抗凝药会增加流产的发生率;而年轻患者的生物瓣平均使用时间可能在8年左右,并且妊娠状态会加速其老化退变,在漫长人生中,小何可能需要面临多次心脏手术。

修复成为唯一的选择,但传统开胸手术会在胸前留下一道大疤痕,黄焕雷决定用微创加修复的手段,巧妙地对付那被细菌严重破坏的二尖瓣。

手术成功了,瓣膜修复的效果很好,小何健康快乐地生活着。还经常给黄焕雷发照片,结婚、儿子出生、三口之家欢笑游玩,画面里她的微笑都是对黄焕雷的感激。

“一个好的手术可以为患者带来终身幸福,我愿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称为让众多心脏病患者感到幸福的技术。”黄焕雷感慨,“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永远朝着最理想的目标前进,用最好的手段、技术去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手术的同时,黄焕雷还特别注意术前术后的治疗积极开展血液管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实现了无输血心脏外科手术,避免输血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患者的最佳赞誉:“您是我见过抗压性最强、最有责任感的医生”“您不仅仅是治好我的病,还给了我一个创造未来的机会”“您是一位拥有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中国好大夫”……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让医疗技术惠及更多人是黄焕雷一直在做的事。

2014年是黄焕雷难以忘怀的一年。那年夏天,他担任组长,和心研所同事组成7人医疗队,到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喀地一院)进行柔性援疆工作。

对口支援新疆喀什是党中央交给广东的重要政治任务,2014年6月开始,启动“组团式”援疆,除选派长期驻点帮扶,还先后组建多个柔性援助团队。

黄焕雷及其队友们成为拓荒者,“了解到喀地一院心脏外科基础非常薄弱,我们配置了最齐全的团队,外科、麻醉、体外循环、手术室、心脏复苏、心脏彩超等等。”

在喀什,他们克服手术设施相对简陋等困难,完成高难手术近50例,与当地同事一起开展了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技术、全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等多项新技术,这些都是南疆地区首次开展的新技术。

更重要的是,黄焕雷不仅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为实现喀地一院心胸外科团队能独立完成常见病、多发病的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目标,他提出分三步走,实现两个角色转换,达到一个主要目的的工作方案。

“第一步是由我施术,当地医生边辅助边学习;第二步是由当地医生主刀,我在旁辅助;第三步是主刀、助手都由当地医生完成,我在台下做必要的指导。”黄焕雷说。

这套方案收到了良好效果。翌年,喀地一院院长总结了心脏外科的变化:“以前这一科室90%以上的手术由外来医生主刀,经过黄焕雷主任等广东专家团队的系统带教,为科室培养了2名主刀医师、4名心脏手术麻醉师、2名体外循环灌注师和10多名手术室护士。科室已能独立完成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常见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本地医生独立开展手术比例由以前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手术输血比例由90%下降到10%。”

打下如此良好的基础,也让后续来援疆的广东医生能发挥出更大能量。“援疆的路越走越宽。”黄焕雷说,他每年都会回喀地一院,参加学术会议、会会老朋友。

▲2014年6月,黄焕雷带领的心外科团队抵达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出色完成援疆工作

喀地一院不是黄焕雷唯一的“拓荒地”。2020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协议,将赣州市立医院整体交付广东省人民医院管理,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由省医分批次派驻医疗专家长期指导。

在省医心研所所长、心外科主任陈寄梅的指导下,黄焕雷挥鞭北上,“因为赣州医院心胸外科基础不错,所以我们专注于提升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能力。”

在黄焕雷及其团队的帮助下,赣州医院陆续开展了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填补省、市空白的技术,让革命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广东省河源市。2021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正式揭牌,省医派驻团队带动该医院相关学科分批分阶段特色发展。

黄焕雷再次披挂上阵,“在此之前,河源医院已经停做心脏手术,我们的任务是尽快将其重启,以缓解当地百姓的燃眉之急。”

不到一个月,黄焕雷率领团队与河源医院多个学科组建工作群,重启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顺利为一名老年患者进行了主动脉瓣置换。“有了省医的大力支持,相信河源医院心外科一定能快速发展。”黄焕雷说。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让更多的医生成长起来才是普罗大众的福音。”黄焕雷说,在基层帮扶期间,他对年轻医生们的要求首先是要将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追求创新。

“至于今后的目标,我希望能继续攻克难关,让更多的心脏疾病都能通过微创的方式治疗。”


记者 | 廖维佳

编辑 | 杨重 苏海宁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