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夜话:人文湾区建设让国际、港澳青年“留下来”更安心

南方+ 记者

2月18日晚,国际青年“湾区夜话”活动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举行,围绕“以人文湾区建设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构建人文湾区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来自中国、克罗地亚、俄罗斯、西班牙、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多位青年围绕“多元、融合、创新——以人文湾区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澳门宏臻网络传媒创始人、市场行销总监何乐然在交流中表示,人文湾区建设让国际青年、港澳青年对大湾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在人文湾区建设的进一步推动下,能够更安心地、更有信心地在湾区发展。

“人文湾区建设就像是润滑剂,推动湾区社会各个核心要素的集聚和融合。”夜话交流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庆年提出,湾区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等碰撞交融再创造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精神形态,推动人文湾区建设让文化之间相互融通,以此打造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

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玉步摇,花容月貌似出水芙蓉,台上,粤剧演员唱念做打,一声戏腔如春雨潇潇,委婉动听,扣人心弦;台下,来自各个国家的国际青年如痴如醉,沉浸于中华美丽戏曲表演中,高潮处,不时举起手机记录画面。

人文湾区建设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夜话交流会上,广州粤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陈健超、莫燕云现场表演了粤剧《游园惊梦》,悠扬曲声回荡在会场,延绵不绝。

交流会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表示,醒狮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人文湾区的带动下,能够更好地“走出去”。“醒狮在人文湾区建设中应用现代科技,为醒狮赋能、打造醒狮IP,促进醒狮跨界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自规划发展以来,三地不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湾区高质量发展。其中,广州以艺术为桥,谱写湾区画卷,“以广州这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为重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可以提升大湾区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俄罗斯籍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安娜说。

高质量发展的湾区是经济、社会、科技、人文等要素协同并进的,其中,人文湾区建设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精神层面实现“软实力”方面的提升。

“大湾区正在成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碰撞的最佳界面、媒体创新的前沿阵地以及新媒体和自媒体经济的新势力。”优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业务发展董事李耀辉表示,优源充分吸收岭南中医药文化精髓,将经验传承带入现代的健康产品研发中。

此外,何乐然介绍了“旅游行销枢纽”战略,邀请港澳等地区的旅游达人亲身体验多元湾区,从而整合大湾区旅游资源,作针对性推介,以寓教于游形式结合大湾区资源让港澳学生加深了解大湾区的历史文化。

大湾区越来越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期待越来越多的国际青年了解湾区,爱上中国,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副总编辑尹杰说。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国际青年“湾区夜话”活动是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打造的“国际青年夜话”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创新交流对话模式,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Z世代”互学互鉴新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洪钰敏

编辑 张钰籴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