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成分党”对于神经酰胺和角鲨烷这两个化妆品成分都不会陌生,它们都能够修复皮肤屏障,改善皮肤受损,对于敏感性皮肤是相当不错的成分。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效果更好?
什么是神经酰胺?
先看神经酰胺,它是由一分子鞘氨醇和一分子脂肪酸通过酰胺键相连的化合物。由于鞘氨醇和脂肪酸均存在多种结构,所以神经酰胺是一大类化合物而不是某一种化合物。命名的时候用两个英文字母,分别指代鞘氨醇和脂肪酸的结构特点,所以在成分表上会看到神经酰胺NP、神经酰胺AS、神经酰胺AP之类的字样。
神经酰胺修复屏障效果好
神经酰胺在皮肤屏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都知道,皮肤屏障的结构可以形象地用“砖-墙”模式来形容,角质细胞是砖块,细胞间脂质是填充在其间的灰浆。
细胞间脂质的主要成分就是神经酰胺、胆固醇和脂肪酸,它们以科学配比结合,形成“灰浆”,把“砖块”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
如果护肤不当,比如说过度清洁,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把皮脂膜给洗掉,问题不大;但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把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都破坏了,原本严密的墙变得千疮百孔,没有办法挡风遮雨,敏感性皮肤自然就出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修复产品把目光瞄准神经酰胺,通过它来起到修复的功效。
不过要把神经酰胺用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特别要注意科学配比。研究发现,神经酰胺、胆固醇和脂肪酸为3:1:1(物质的量比)时,对敏感性皮肤有最佳的修复效果。因此,一个好的修复产品如果用了神经酰胺,往往还要加入胆固醇和脂肪酸,道理就在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什么是角鲨烷?
与神经酰胺相比,角鲨烷能讲的故事就没那么多了,它和角鲨烯是两兄弟,最早从鲨鱼体内提取。现在角鲨烷的生产过程一般是先从植物油中提取角鲨烯,然后在不饱和双键上加氢制得。
由于消除了不饱和键,角鲨烷的化学性质就特别稳定,对皮肤也特别安全。在化妆品中的用量可以高达48%(质量百分比)以上,其安全程度可见一斑,包括敏感性皮肤在内的各种肤质都是可用的。
角鲨烷维稳好帮手
角鲨烷是良好的润肤剂,渗透力极佳,有助于恢复皮肤的柔嫩触感。含有角鲨烷的产品大多数是乳或者霜,用法和普通乳霜没有差别。但是也有剑走偏锋的纯角鲨烷的油剂产品,敏感性皮肤选择这种纯油的产品要注意用法和用量,要么是局部使用,要么是混合在乳霜中用,而且用量不要太大,如果皮肤极度敏感,那么在初次使用的时候应该先少量试用。
结语
对于皮肤屏障受损人群来说,神经酰胺和角鲨烷这两个成分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一定要分出个高下,大致来说,神经酰胺产品特别适合于修复,而角鲨烷则是屏障修复好之后负责维稳的好帮手。当然,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我们完全可以两手抓,两个都要,先用神经酰胺修复,再用角鲨烷维稳,达到1+1>2的效果。
来源:安安科普
编辑:杨丽莺
一审:梁丽君
二审:李婷婷
终审:林 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