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倒计时1天!解码规划引领下的杏坛“三产融合”新格局

南方+ 记者

2月17日,《杏坛制造业当家3510战略规划》将在2023年顺德杏坛青年人才小镇峰会重磅发布(>>>戳这里进入直播间)。这也是继《杏坛城市和产业发展纲要(2022-2025)》和《杏坛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2025)》之后,杏坛镇出台的又一份重磅产城规划。三份规划为杏坛开创“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新局面描绘路线图,将推动杏坛高质量发展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全面迈进。

规划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级各类规划并不少见。但杏坛的产城规划,何以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胜负手”?

空间的重塑:

“一二三”产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总体定位来看,《杏坛城市和产业发展纲要(2022-2025)》明确,杏坛要建设大湾区西岸开放性经济和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顺德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标杆、水乡特色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广聚贤才的大湾区青年人才小镇。

实现这个目标,杏坛将从优化布局全镇域“一城两区三片”的产城空间入手,建设“产城人文旅”深度融合、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水韵特色魅力小城镇。

这意味着杏坛将对全镇空间进行“一盘棋”统筹管理,着力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品质。

“一城”是杏坛城区,承担着政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必须有高能级的城市配套。

“两区”是杏坛东南部高新产业片区和杏坛西部临港产业片区,分别在东西两翼集聚高端产业资源,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得由这双轮驱动来点燃。

“三片”是杏坛北部水乡旅游片区、杏坛西部生态农业片区以及杏坛南部都市农业片区,是杏坛“生态农业、生态文明、农耕文明”的主阵地,也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动脉。

杏坛对全镇空间进行“一盘棋”统筹管理,着力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品质。杏宣供图

杏坛对全镇空间进行“一盘棋”统筹管理,着力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品质。杏宣供图

实际上,重塑发展空间格局,杏坛的紧迫感前所未有。

杏坛是顺德面积最大的镇街。近年来,随着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杏坛发展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顺德区第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推进,顺德高新区、顺德新港、佛山综合保税区的聚势助力,拥有上万亩连片土地空间的杏坛,以怎样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格局迎接新产业和新人口成为一道必答题。

在城市功能方面,杏坛将优化“四横四纵”内外交通格局,着力提升城市轴带,形成南北向“贯通中心、南联高新、北携水乡”的城市发展轴和融合城市中心片区和东南高新产业片区的主力纽带,并打造四大城市节点,同时以“一环四廊”推进水乡复兴。

公共服务水平是衡量城市能级的重要指标。围绕市民和青年人才的实际需求,杏坛将实施推动教育提质工程、医养优化工程、人才服务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形成有利于市民安居乐业和青年人才扎根成长的良好环境。

杏坛镇党委书记孙春刚介绍,作为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之一,杏坛将以试点为契机,专业化、集群化提质现状产业园区,统筹布局“一港七园三平台”产业空间,以产业空间腾挪提高产业集聚度,逐步实现工业连片成带。

其中,“一港”是以顺德新港为核心,打造西江流域最大的对外开放型港区,实现港产联动,促进顺德临港经济区整体发展。

“七园”是打造杏坛科技产业园、先进材料产业园、智能家居及高端五金产业园、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上市企业总部产业园、东方健康食品产业园和临港材料产业园。

“三平台”是打造“顺德国家高新区”高新产业集聚平台、“佛山综合保税区”扩大开放要素集聚平台以及“北部水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平台。

另一方面,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势,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能同时减少对城市、生态、乡村空间的挤占。为此,杏坛提出充分挖掘水环境独特优势,打造“一环四廊”的城市水生态结构,构建“一环绕城”的特色滨水城镇风貌格局。

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也有了抓手。杏坛是顺德以水产养殖为主的农业大镇,全年农业总产值30多亿元,占全区1/3。此外,杏坛的水乡文旅特色鲜明。

为此,杏坛将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国家级预制菜产业园、高品质水产养殖产业园和珠三角美丽大渔场,并以“逢简水乡”“青田范式”为基础,在北部水乡文旅片区着力打造传承岭南文化、体验水乡特色的佛山旅游名点和青年人才小镇打卡点,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杏坛加快建设“产城人文旅”深度融合、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水韵特色魅力小城镇。杏宣供图

杏坛加快建设“产城人文旅”深度融合、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水韵特色魅力小城镇。杏宣供图

人气的聚集:

引得凤凰来,小镇迸发大能量

在佛山,不少镇街的经济体量已相当于县级市、甚至地级市,但“城不城、乡不乡”的面貌,亟待提高的人口素质、零散杂乱的产业形态,普遍成为阻碍产业升级扩容的长期顽疾。

塑造佛山发展新形态,是佛山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主线之一。什么是“塑造发展新形态”?这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对于佛山,城市、乡村、工业、生态空间,或者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都是塑造发展新形态过程中要改造的对象。

因此,不管是“一城两区三片”的“三生”共融,还是“一港七园三平台”的城乡协调,体现了杏坛对全镇域的土地空间、产业资源、农业资源等发展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追根溯源和统筹管理,也是杏坛对重塑发展新形态的新回答,构成了今后杏坛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确定的努力方向。

对杏坛来说,如果说空间的重构是手段,那么人气的集聚就是目的。这个集聚将体现在三大方面。

首先是小镇与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杏坛提出,围绕创建“青年人才小镇”,布局“一城一环、四心四园、两个社区”的项目载体,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杏坛城市氛围更加现代时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向杏坛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提高城市对青年发展的承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让杏坛成为青年人才成长的“加速器”,让青年人才成为杏坛大发展的“新引擎”。

其次是城市和农村的双向流动。城乡的双向流动才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杏坛大有文章可做,尤其要以提高村民收入和幸福指数为追求,深化基层治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

事实上,作为水产养殖大镇,杏坛本次通过规划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部署,包括按照四大产业方向,建设高品质水产养殖产业园、国家级预制菜产业园、水产罐头产业园、水产商贸产业园四个重要产业园,打造“十产迸发”产业总体功能布局,建设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这意味着,杏坛将通过“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集中优势资源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最后是速度和质量的同向并行。2022年,杏坛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6.8亿元,跻身全区前三、实现历史性突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区前列。杏坛正以“冲锋舟”的奋斗姿态,加速迈进千亿工业强镇阵列。

但是,也必须看到,对杏坛来说,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而乡村建设是个长期过程,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坚守战略定力。通过规划先行,杏坛可以从容推进,稳扎稳打,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管理理念等引入农业,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023年,是杏坛开创“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对杏坛来说,规划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篇超前引领的文章,更是一道细水长流的课题。

杏坛,顺德最有后劲的小镇,将爆发出大能量!

【南方日报记者】蒋晓敏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