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境内投资者的境外证券账户?谣言!证监会发文澄清

289财经热点
+订阅

近日,关于“境外券商配合中国监管,暂停、关闭境内投资者的境外证券账户”的消息传出后,2月15日晚,中国证监会专门针对市场传闻发文澄清,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近日市场对境外持牌机构非法跨境展业规范整改情况发布了详细的答记者问,以正视听。

究竟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为什么要规范境外持牌机构非法跨境展业?对当前的行业生态有什么影响?境内投资者还能不能炒美股、港股?记者多方采访中资、外资券商人士,用大白话来为投资者进行解答。

捋清证监会发声的来龙去脉

回顾此事主线,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要求富途控股、老虎证券整改,“禁止招揽境内投资者及发展境内新客户、开立新账户”。消息一出,当天美股收盘,两家券商应声暴跌约30%。

2023年1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将加强对非法跨境经纪业务的日常监管。同时,部署开展了境内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非法跨境展业的规范整改工作。据记者了解,多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中资券商被约谈。

近日,据媒体报道,香港本土券商耀才证券通知境内投资者客户称“鉴于此前中国监管机构指有部分香港券商于内地非法经营跨境证券业务,将由2月16日起暂时关闭内地身份开户客户的账户,直至获得内地监管机构最新指引后,才可继续使用”。并称此自主行为是“为了配合中国监管机构法规”。

一时之间,关于暂停关闭境内投资者的境外证券账户的“一刀切”传言愈演愈烈,有投资者匆忙清仓撤回资金,尤其是已开户的存量投资者对此颇为担心。

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市场传言有误,证监会发声以正视听。2月15日晚,证监会发布答记者问称,规范整改工作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则开展,有两个核心要求,一是禁止境外机构违规招揽境内投资者,不得开立新账户;二是允许存量投资者继续通过原境外机构进行交易,但向境外账户入金需严格遵守外汇管理规定,还明确表述“境外持牌机构不会无故限制存量客户交易”。

受此消息利好,当天富途、老虎分别涨超7%和4%。

“也就是说,中国证监会并未要求暂停境内投资者使用境外账户,而是要求境外券商不能在内地展业,不得为内地投资者开设账户,但是所有的存量投资者的交易在遵守外汇管制的前提下,不受任何影响。”一位券商人士指出。

这意味着,存量投资者无需恐慌,已开立的境外证券账户能继续正常使用,但一定要遵守外汇管理规定。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为什么要整治规范境外持牌机构跨境展业?

“证监会之所以不允许一些境外券商在国内展业,从法律角度来说,主要是因为证券业务属于法定的特许经营业务,需要取得相应资质或者通常所说的‘牌照’才可以从事相关业务。”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谢良律师告诉记者。

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境内经营证券业务,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目前境内有100多家证券公司,不仅是证券,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行业的展业都需要在相应主管部门获取牌照。

然而,近年来随着跨境投资热度提升,一批以投港股、美股为主打的互联网券商加速成长,像此次被点名的富途、老虎,虽未取得境内券商牌照,但此前均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它们开通境外证券账户,该行为根据中国《证券法》构成了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据富途2022年三季报,用户总数达到1920万,同比增长15.6%;老虎证券2022年第三季度用户也保持了同比23.2%的增长。

据记者了解,除了互联网券商之外,还有一些境内券商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它们的初衷是以服务境外投资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也会通过内地的营业部进行展业,由于这些香港子公司自身也没有境内的券商牌照,因此按照“同一业务统一管理原则”也遭到了整顿治理。

“只要在香港有子公司,就可以持居民身份证在内地的营业部开港股账户,和开A股账户一样方便,相当于我们搜集资料并移交给香港公司。”一家大型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而据记者随机调查发现,目前,多家券商的内地营业部依然能新开港股账户。“暂时还没接到暂停开户的通知。”但业内都有共识:这块业务随着《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的实行会更加完善。

律师建议通过合法渠道进行跨境投资

“投资者在境外开户交易境外市场股票,只要其资金进出不违反我国外汇管制方面的规定,我国监管部门就不会干涉其境外交易的效力。但是,对境内投资者而言,当其与未取得境内资质的境外券商之间产生争议时,其权益就得不到我国法律的保障。”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指出。

谢良律师也提醒道,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券商开户炒股,可能面临一旦出现争议或者权益受损时“投诉无门”、打官司困难的局面。他在从业过程中就接触了这样的案例。

事实上,境内投资者的境外投资有合法顺畅的通道,王智斌律师指出,比如境内银行、境内券商发行的QDⅡ产品,均可满足境内投资者的境外投资需求。谢良也指出,“为了更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通过港股通、沪伦通等合法渠道进行跨境投资。”

“境外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市场风险大,没有涨跌幅限制,波动比较大。以港股为例,沪深港股通都对港股标的进行了筛选,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一位资深券商经纪人士分析指出。

目前,我国在加强境内外互联互通、塑造制度型高水平双向开放模式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4年上交所、港交所开始试点“沪港通”,再到2016年深交所和港交所开通“深港通”,2019年上交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展互联互通存托凭证的“沪伦通”,2022年,ETF纳入内地和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步履不停,链接内地投资者与境外市场的渠道越来越畅通、种类越来越丰富。

【记者】张艳

编辑 伍青 陈梅玉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