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华:广东要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方面继续先行先试

南方农村报

(点击图片查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报道)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这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新手段,与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方面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及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一脉相承。

从启动到实施,从服务乡村治理到从属乡村产业,《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俊华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提法,意在强调文化的产业属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础、最核心的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作为一个大的门类,包罗万象,这就包括了根植于乡村社会的乡村文化产业、服务于乡村社会的新兴文化产业”。他认为新会陈皮就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典型案例,并建议广东在这方面继续先行先试。

 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俊华

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俊华

文化产业要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魂

南方农村报:今年提法相较去年提法,更强调什么?

宋俊华:强调文化的产业属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础、最核心的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作为一个大的门类,保罗万象,这就包括了根植于乡村社会的乡村文化产业、服务于乡村社会的新兴文化产业。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是将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乡村产业形态提出来,与乡村社会原有的文化要素有很大不同。从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所属板块的转变,就是强调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文化要全面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要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魂。

把乡村原有文化转为支撑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

南方农村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来看,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出发点是什么?

宋俊华:在乡村文化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本身就是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典型的如首批10个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有乡村康养项目、乡村研学项目、乡村旅游项目、传统手工艺项目,虽然它们也依赖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以乡村传统农业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比如蔬菜、水果品牌打造。

总之,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体现了国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想要把乡村原有的文化,转化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想要为原本从事乡村文化事业、有兴趣从事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部人力资源,提供更好就业发展环境。

从政策的连贯性来看,脱贫攻坚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曾推行的非遗扶贫计划,与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启动非遗工坊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当时,非遗扶贫计划就是通过扶植一批非遗传承人,带动当地就业,尤其是留守妇女老人再就业,在解决西南、西北地区贫困问题上贡献很大。

针对营造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乡村环境关键点建立有效机制

南方农村报:《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有效机制”指什么?

宋俊华:文化产业很多是在城镇化发展背景或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比如动漫产业、互联网文化产业,那么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把一批根植城市或者在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产业引入乡村,这就需要营造适应它生存发展的乡村环境。

第一是制定乡村人才社会评价体系乡村得有文化产业人才比方要实施动漫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么从城市引进相应人才,要么把留守乡村的青年人或者年轻人培养成相应人才。这就涉及人才培育机制、长久留住城市人才问题,一套解决待遇、身份的社会评价体系就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效机制建立最核心、最典型、最急迫的问题。

广东省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乡村工匠”制度对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非体制内人员进行职称评审、评定非常有效,以前在乡村从事手工艺、现在从事乡村文化产业的人,就可以通过乡村工匠评定进入国家认可职称认证体系。

二是做好城市文化产业与乡土文化有效衔接乡村有自己文化发展机制或者说发展规律,当把源自城市的文化产业和乡村固有文化资源衔接时怎么去协调,才能既保护好乡村固有传统文化及其土壤,也让源自城市文化产业落地生根,这其实是管理层面要面对的机制问题。

第三是给予文化企业税收优惠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中,对一些投入乡村振兴的文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很重要。因为很多非遗企业,比方说广州刺绣企业,其成本费用主要是人力成本,如果按照一般的工业生产,它的税费就比较大。

非遗相关产业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南方农村报:怎么看待非遗相关产业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关联性?

宋俊华:实际上,全国都在探索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要义是保护,把它转化为服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是第二要义,这就要求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去发展出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业功能。这为非遗相关产业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当然二者不矛盾,我国启动非遗保护也快20年了,在非遗保护理论上一直提倡生产性保护,意思用经济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的适应性存在与发展。我国曾采取过一些措施,比方说评选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示范单位、示范项目,遴选一批在传承基础上利用得好的非遗项目,这其中大多数都和乡村有关,要么本身就在乡村,要么以乡村为基础。这也为非遗相关产业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部分奠定了实践基础。

新会陈皮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典型案例

南方农村报:在非遗相关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领域,全国发展怎样,广东做得怎样?

宋俊华:非遗相关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很多,像生产性保护项目、体验性保护项目,当然我国很多地方非遗相关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更多是通过文化旅游项目实施的。

像陕北的乡村民俗旅游项目,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后来成立公司进行公司化运营,集中当地非遗民俗、非遗工艺给游客表演、展示收到很好效果,不但当地农民收入大大提高,连带当地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也大大改善。而现在我国乡村旅游项目越来越火爆了。

再像有一些互联网电商平台企业与一些欠发展地区乡村合作,企业投入资金、给总体盘活方案,让这些乡村的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来展示、生产,产出工艺品呢由企业负责销售,也是我国普遍在做的一种方法。

广东省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像新会陈皮。它作为国家级非遗产品,以前都是农家自家做,现在是龙头企业带小农户做——龙头企业执行、推广一套新会陈皮炮制技术,并包粗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它和农户建立了生产合作共同推出,不但实现新会陈皮技艺自身的高质量的传承,帮助新会柑农增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形成了一条以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为核心资源的乡村产业链,也实现了新会陈皮产业的高质量振兴。可以说新会陈皮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典型案例。

解决好转型问题是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关键

南方农村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是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广东要做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宋俊华: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是基于中国传统工艺实际问题和传承发展提出的国家大战略,传统工艺的振兴,依赖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其目的一个培养传统工艺传承人,二个推动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

广东本来就是传统工艺大省,广东地理区位,加之广州自明清以来作为通商口岸的发展要求,广东传统工艺发展很繁荣,尤其自近现代以来更是走在全国前列,过去广东传统工艺主要是做出口的。而现在广东不单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海丝之路前沿阵地,还有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合作区、一个经济特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先行示范区,源于这些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广东传统工艺振兴基础依然突出。广东这几年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在全国来讲也处在前列,但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善。最为关键的,就是传统工艺普遍面临的转型问题。

一是原材料问题。广州象牙雕刻就是典型案例,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国际社会保护大象的共识,广州象牙雕刻的原材料是不能再有了,那么是否寻找替代的可用的原材料就是最关键的点,这对传承人的转型要求也紧随而来,这种情况国家不扶持或者不再扶持,它就会衰落。

一是同质化问题。比如广绣、潮绣则是典型,虽然这是我国几大绣品的共同危机,大家相互模仿导致产品走向单一化,因为都在面向高端收藏市场进行生产,原来针对老百姓日常消费的生产淡出,必然导致多样性的消失,这对刺绣行业发展极大不利。

一是传承人问题。现在很多传统工艺类后继乏人,一方面因为辛苦、出师慢等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像玉雕国家级传承人、大师高兆华去世以后,玉雕几乎没人继承。一方面因为创新大于继承等导致传二代根基不牢,就是已经从事传统工艺的年轻人,受现代设计影响对传统工艺最核心技艺继承不足,我们必须在完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

广东要大胆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先行先试

南方农村报:广东省从实际出发,应该怎么去做?

宋俊华:现在我们国家现在有一些对关于创新发展的一些大的政策,往往在广东这边首先进行实践和实施,在传统工艺振兴方面,广东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做一些先行先试。

可以由政府搭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平台,如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可以发挥广东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力量,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和传统工艺合作交流平台;也可以发动各类企业的力量与高校科研机构、非遗传承人群体建立实验室,像佛山香云纱、潮州木雕、广州刺绣,一个是推动产品工艺创新,进而推动产品设计创新、推动传承人才系统培养,最终利于广东传统工艺深化发展,提高其经济附加值和社会附加值,最终将这整个成果投入到乡村中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当然,做到这些,政府一定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全面的调研、全面的规划,做一个成体系的执行方案。


专家介绍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年起参编《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蓝皮书),2014年出任蓝皮书主编。蓝皮书已出版10部,记录我国非遗保护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为我国开展非遗保护提供理论研究、对策分析和路径探索。

【记者】陈静 郑少锋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郑展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