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三大工程”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南方日报

岭南春早,征鼓鸣动。

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公布后,2月14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实质性运营有关问题的公告》,就产业企业实质性运营有关问题予以明确,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推动横琴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月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各界人士座谈会举行。企业家、创业者、居民代表……数十名各界人士齐聚合作区国际商务中心,与合作区政府人员相向而坐,只为一个核心话题——横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天这个会,希望面对面地听取各位代表的宝贵意见,也是要向全社会释放合作区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鲜明信号。”会上,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政府横琴办主任聂新平这样开场。

新的一年,在这场火花四溅的政企民面对面沟通中,横琴合作区碰撞出高质量发展强音。

一种生机勃发的崭新气象

与去年倾听诉求的主题有所不同,今年的这场会议,在各界人士的发言中,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发的崭新气象。

最直接的反映在旅游业。“今年1月,长隆迎来了疫情防控放开后的一个高峰,接待了183万名游客。单是除夕到初七就接待了70多万人。对标最高峰的2019年,人流量恢复了九成,营收恢复到八成多,很鼓舞人心。”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龚庆良表示。

“过去的三年,文旅行业受到了重创,长隆度假区营收减少了近百亿元,但我们没有选择躺平,这几年始终稳步经营、创新改革,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龚庆良透露,今年将着力打造长隆宇宙飞船。“这是全球最大的室内主题乐园,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计划在今年7月开业,预计会为长隆增加500多万人次。”

合作区倾力打造的集成电路产业,也呈现出聚集效应。

“去年,广东省智能与科学技术研究院得到非常明显的发展。在过去一年半不到的时间里,得益于横琴良好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效果显著。目前,已有近170人的研究团队,其中80%都是硕士以上学历。”该院院长张旭透露,其与澳门的合作也得到促进,去年在澳门成立了粤港澳脑智工程中心,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展开研究生联合培养。

在许多企业家看来,类似这样的新气象,一方面得益于整体形势的好转,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合作区特殊的政策优势。

“合作区出台了很多有竞争力的行业政策,无疑给产业招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珠海华金领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谢浩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其公司构建了一个投资加实业加招商的业务格局,去年净利润达13.35亿元,发展速度比较快。该公司一面深耕合作区内企业,先后投资了像中兴微、镓未来等企业,一面发挥以投促引作用,吸引了芯潮流、凌烟阁等企业落户经营。

企业前行积跬步,区域发展致千里。

数据显示,目前,合作区澳资企业总量超过5300户,较合作区挂牌前增长约15%,注册资本超1480亿元;出台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金融产业等扶持政策,合作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文旅会展商贸三大产业营收合计首次突破百亿元。“总体上讲,合作区实现了良好开局、稳健起步。”聂新平说。

一次直面问题的深度问计

正如聂新平所言,对照标杆、对照先进、对照社会各界的期待,合作区在高质量发展上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尚有许多功课要补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格局和内生动力尚未形成,经济增速低于全省水平。

各界人士在发言中,有针对性提到不少问题、需求与建议,大至政策规划方向,小至公交站牌细节,一条条都是对合作区发展的深入问计。

“开年初,我们就过来与横琴的各个部门对接,已经正式提出在横琴的购地要求,并进入了协议谈判,希望能够加快进度,第一季度签下协议,半年内把地拍下来,下半年就开始建设。”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洪感到十分迫切,他还建议,希望能够加快推出合作区支持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细则,让进来的企业更有信心。

另一位来自中医药行业的企业家——分子态(珠海横琴)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粤生,则提出了对细分行业政策的需求。“在这一年多的布局中,还没有看到有针对中医药的比较深、比较规划性的纲领出台。”他建议,可以像集成电路领域一样,出台针对中医药行业的专门措施。“这个措施一定要拉开跟国内现有政策的差距,是一个更鼓励前沿技术引入的政策,让企业更大胆地去创新,把横琴建设成为中医药的创新高地。”

当日到场的企业家,大多来自合作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领域,除了中医药外,集成电路也是重要板块。

“我们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有三个非常好的工具:一个是政策,一个是基金,一个是专业的园区。现在还缺一个产业引导基金,缺乏一个抓手。”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直指问题所在,“这导致很多项目想通过以投促产却没办法实施。”

相比许多大型企业对政策的渴求,澳门创业青年郑益伟更关心配套与流程的便捷。

“针对办公以及青年创业方面,建议未来合作区能优化办公以及青年创业政策的扶持,不同产业需要的办公空间有所不同。”他还提到,在民生交通便利方面,建议加速启用横琴已建好的公共交通点位,例如有一些巴士站已建但至今并没投入使用。

在合作区执业的澳门医师张倩君则希望,日后,合作区医疗培训可以对接澳门,学分得到互认。“希望澳门医师等专业人士在内地互认手续方便简化,无需每年重新再办一期手续。”

一场火花四溅的现场应答

有需求必有响应。相比去年,今年大会的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各职能部门现场回应的环节。面对面地解决问题,让大会火花四溅。

产业发展是焦点,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第一个回应。针对多名企业家提到的问题,他逐一反馈。“刚才张旭院士特别提到关于人才引进的重点工作,合作区的人才政策,预计今年下半年会出台。”“广药的李总提到了关于生物医药大健康的政策,我们去年已经出台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准备在3月底或者4月初正式出台。”“多名代表提到封关的问题,这是合作区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今年下半年内封关。”

一边是紧迫的需求,一边是具体到时间节点的响应。面对面的一呼一应中,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方能提升。

“刚才茶歇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我先回应一下。”会议开始前,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局长池腾辉已经忙碌起来。会上,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印,珠海华金领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谢浩提到跨境融资、公募与私募基金到澳门等问题,池腾辉一一作了回应。

“关于公募和私募基金怎么利用澳门的国际品牌来共同做大蛋糕的问题,此前我们跟澳门经管局做了很多交流,包括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制。”池腾辉说,涉及双方监管标准的问题,因为内地和澳门是两套体系,法律和监管差异非常大,这样就涉及与澳门经管局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包括风险防控、门槛准入等,这些工作都在推进。

除产业发展、封关运作等焦点外,教育配套的提升也是会上一大热点。

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中学校长阮翠莲是从北京派至合作区开展教育工作的,她带着为“一国两制”琴澳教育融合贡献首都力量的使命。阮翠莲提到,子期实验中学的新校址紧邻澳门新街坊,目前正在深化设计的阶段,但是推进的速度迟缓。“现在急需加快建设的进度,特别希望2024年9月,能够如期搬入新校址。”

对此,合作区城市规划局局长张国基做了现场回应:“我们也很关注工程的进展,在去年设计方案确认后,目前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希望在3月开展打基处理的招标工作。”

一张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蓝图也要实干。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效让合作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好的基础和前景,同时,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仍然客观存在,与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不小距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在总结发言中提到,合作区将今年定为合作区的“作风建设年”“政策提效年”“发展提速年”,制定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上下擂起奋进催征金鼓的开耕时节,合作区亦是早行人,已勾勒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与施工图。

2023年是深化合作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合作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围绕2024年第一阶段目标,全力实施“三大工程”。

实施特色产业牵引工程,推动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新模式,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要素跨境流动工程,抓紧推动“一线”“二线”软硬件设施,落实“分线管理”配套政策,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流通。

实施民生深度融合工程,加快构建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推动合作区澳门居民数量显著增加。

除此之外,还将从政策体系、生活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加强支撑配套,保障“三大工程”顺利开展。

见蓝图也要见成效。今年,合作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推动四个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让横琴开发建设可见可知可感。包括争取重大政策高质量全面落实,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全员全域引项目育产业,高标准建成“澳门新街坊”项目。

蓝图已绘,未来可期。在不少与会人士看来,合作区优势得天独厚,高质量发展这条必由之路,定将在合作区的热土上走出康庄大道。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梁涵 黄天儒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