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如何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2月15日,清远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开幕,清远市政协委员孙方一带来了关于推动清远历史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提案。
“清远曾涌现出刘瞻、黄损、杨愈将、莫雄、冯达飞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韩愈、刘禹锡等名人也曾谪居清远,为历代所传颂。”孙方一建议,成立清远市历史文化教育读本编写小组,根据清远市发展历史脉络,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历史文化教育读本,并将读本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清远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目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址遗迹615处,其中革命遗址516处,其他遗址99处;红色旅游景点26个。
孙方一建议,深入挖掘已经以某种特定形式存在着的传统文化遗迹、遗址,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周边城市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典型性、代表性,进行文化评定,提炼经典、“独特”的文化元素,在编写读本时展示清远市历史文化特色。
他还认为,有关部门在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应深入挖掘文物古迹所蕴含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研学教育基地。他建议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到研学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学校实践课程,通过参观、研学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清远历史文化,增强青少年爱国爱乡情怀。
历史文化进校园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孙方一建议,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以“弘扬清远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诵读、讲座、诗词比赛、书画创作、文艺表演等活动,在各学校校园外的四周设置文化墙,在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宣传清远历史文化,以不断扩大清远历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记者】苏晨
【通讯员】郑协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