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在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上,一批产业项目、产业园区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签约落户项目总投资额达180亿元。把时针回拨两年,在“十四五”开局时,人们可能难以想象,西樵制造业可以如此焕新。
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现场。
今天的西樵,用“3+3”产业发展体系,立起了制造业的“四梁八柱”;以樵山康谷大健康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园区全新亮相,成为新兴与传统并驾齐驱,重塑西樵产业格局的重要载体;城市配套完善同步加快,游客观众从四面八方而来,持续赋能镇域发展,“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图景就眼前。
这一幕幕,是用连串快招、真招、实招拼搏的成果。特别是,“3+3”产业发展体系将为西樵产业发展装上全新发动机。西樵以“制造业当家”拼经济,有了路径和抓手。
这值得被铭刻在西樵的发展史上。
升级:新兴与传统并驾齐驱
“美好生活在西樵”是一张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其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和关键。
西樵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来头不小。其两大名片——纺织、陶瓷,一个底蕴深厚,一个后发而起。西樵是近代纺织工业发源地,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之美誉。尽管从1992年才开始投资建设第一家陶瓷厂,但西樵陶瓷生产企业发展迅速,跻身全国陶瓷行业发展的第一方阵。
西樵陶瓷业集聚着众多名企,图为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至今,以纺织、陶瓷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仍是“西樵制造”乃至西樵经济的重要支撑。西樵纺织产业规模逾百亿,拥有生产性企业860家,年产各类纺织面料40亿米。但最近十余年,西樵纺织、陶瓷业开始受限于相对粗放的发展方式,背负起愈发沉重的包袱,制约着西樵制造业转型升级。
培育“3+3”产业发展体系,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具体为重点培育发展纺织、陶瓷、卫生用品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并举发力,让西樵制造业基业长青。
西樵三大新型产业基地示意图。
往上看,这是迅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聚焦制造业当家,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具体实践。往内看,则是西樵围绕制造业升级,对目标和路径的一次再聚焦,植根于相关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对此,西樵决心强、底气足。
自2021年新一届西樵镇委确立“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作主线以来,西樵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履不停。仅2022年,西樵完成了近三年最大的产业用地出让规模,拓出发展新空间,启建西樵山大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园,引入海天绿色产业集合带等项目,为布局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奠定基础。
西樵的底气,来自企业的转型成效。在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上,蒙娜丽莎、名杰纺织等作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获表彰,名杰纺织河岗智能工厂投产。西樵镇樵邦棉纱服务平台项目、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项目、岭南国际时装艺术展等签约项目则全面提升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力。
项目签约现场。
还有新落子的战新产业项目、新竣工的产业园区。从海天绿色产业集合带项目、极速充电池生产基地、广东德九新能源项目、腾龙湾区数据中心等集中签约、开工和竣工项目,还有五八科创园、伟安科创园等竣工投产的优质产业载体可见,西樵新能源、大健康、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正盛。
传统与新兴并驾齐驱,“3+3”产业发展体系还将强力带动西樵产业升级。
潜力:制造业驱动全域向上
西樵产业向更高的目标、更好的效益升级,潜力无限。
这立足于“西樵制造”的影响力和自驱力。西樵纺织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千家厂、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规模,200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西樵陶瓷业集聚着众多名企,其中蒙娜丽莎是佛山第一家A股上市陶瓷企业,居于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内第一梯队,在2022年投入6.3亿元建成了佛山市一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
“有形之手”的作为也是力证。在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上,《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功能”十条措施》发布。对准西樵纺织业处于产业链条中低端、缺乏品牌话语权等痛点,西樵将着重解决企业关注的园区环境、生活配套、引才留才难等核心问题,为转型升级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这还因为,西樵以产业重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全域”为关键词,重点在制造业,抓手又不仅仅是制造业。
在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的版图上,西樵很强,在2022年度全国千强镇榜单位居第23名;在岭南文明史中,西樵文化的分量也不轻。这里坐拥“珠江文明灯塔”西樵山、万亩桑基鱼塘、听音湖、千年桑园围等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一直是远近闻名的文旅重镇。
西樵是远近闻名的文旅重镇。图为听音湖环湖景观。
文旅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具备“一业兴、百业旺”的潜力。背靠独特优势,西樵产城人文融合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让独特文旅底蕴和资源,成为制造业和城市升级的强力助推器。
近期的一个例证是,2022年11月,南海区文化发展大会在西樵召开,西樵亮出全新的大文旅理念:聚焦“打造岭南水乡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和“大湾区文旅产业新高地”两大定位,以大文旅促进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提升西樵全域新活力。
坚持“制造业当家”,同时推动制造业、文旅、城市等相互赋能——西樵独有的产城人文互动发展模式,得到市场认同。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上,蒙娜丽—千益汇商业中心竣工。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位于西樵山脚、听音湖畔,定位高端商业零售,同时具备酒店旅业和商务办公功能,将打造成为西樵又一文旅新地标。
蒙娜丽莎——千益汇商业中心项目效果图。
令人振奋的还有回暖飙升的文旅数据。2023年春节假期,西樵镇全域旅游游客达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亿元。
西樵再次对外宣告:“美好生活在西樵”,就是要让产业破局兴起、文旅市场复苏、商贸兴旺发达、基础配套完善强势互动。这样的互动,势必进一步吸引集聚人力、智力等要素,继续滋养和反哺西樵制造业和城市升级。
拼劲:从“愿景图”到“实景图”
置身现场,不少与会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西樵对“抢时间、换空间”的拼劲和决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锚定目标,西樵从发展空间、营商环境、对企服务着手,干出了“开局即决战”的工作态势和热火朝天的产业发展氛围。
项目签约现场。
在西樵镇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开竣工仪式现场,一批产业载体集中签约和开工、竣工。其中,海天绿色产业集合带(产业村)一期项目当天开工,海天绿色产业集合带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将充分整合海天集团技术及资源优势,在西樵打造以大健康为核心的绿色产业集合带项目,建设科技镇和产业村。产业村项目作为科技镇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承载主体,将加快推动科技镇的科研成果落户本地,迅速产业化。目前,西樵镇正充分发挥海天集团龙头企业、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团队功能性健康油脂项目引领作用,延伸大健康产业链,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集群。
而五八科创园作为产业园区,其华丽转身,得益于多元化改造模式。“西樵尖兵”综合运用多项土地政策,以“一次性收取流转出让金+逐年收取公共设施租金”的模式,带动村民获利,最终推动五八科创园快速落地。
将观察视野拉阔,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此,从招引到落地,从开工到投产,西樵招商、自然资源等部门形成合力,为项目备足土地空间和产业载体,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进驻和有增资扩产需求的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其中,南海利达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下称“利达包装”)投资的利达包装“环保包装+智能制造”项目当天开工,项目作为西樵镇重点增资扩产项目之一,在区镇两级政府急企业所急,积极为企业解决增资扩产发展用地问题,迅速办好开工手续的情况下,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党员干部敢干、敢拼,是西樵的光荣传统。西樵从来是敢为人先的热土,改革开放后,西樵人以开放之势蓄发展之能,发扬“半山扒龙船”精神改革创新、奋发向上,迎来了工业发展的腾飞。
第一个获得广东省科技厅命名的专业镇、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广东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双提升”示范专业镇……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西樵在工业化时期将传统动能发挥到极致。
凝心聚力谋新发展,先机是抢回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近日,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佛山利用一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召开了一场讨论氛围热辣、甚至让不少与会者额头见汗的理论学习会。佛山市委书记郑轲这样提醒与会的领导干部:今年目标已经明确,不能有任何打折扣,不能有任何退步,慢半步都不行。
对于西樵来说,不容忽视的是,以产业重塑推动区域转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仍需继续付出艰巨的努力。
“产业西樵”新局已开,“西樵尖兵”自应担当奋进。正如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所言,西樵有充足的发展空间、鲜明的产业定位、一流的营商环境,未来发展正展现出无限可能。
【撰文】陈梦 赵越 关蕴琪
西樵镇宣办 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