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知产审判护航高质量发展,他们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

2月13日下午,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的“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护航广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州举行。高校专家学者、高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法务代表等应邀出席并发言,大家围绕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护航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建良言、献良策。

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案件日益增多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案件日益增多。近3年,广东各级法院受理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3.5万件,同比增长26%,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自动驾驶等“硬核”科技创新领域,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动漫游戏、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

平台经济方兴未艾,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法律上的挑战和问题。“广东法院通过高质量审判确立了前沿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厘清互联网治理模式,为科技企业规范高效发挥平台优势指明方向。”腾讯集团副总裁徐炎说。

前段时间,腾讯某热门影视剧热播期间,某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搬运、剪切视频,损害了权利人的版权利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该短视频平台构成侵权,并判令其对侵权采取删除、过滤、拦截措施,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000万元。徐炎认为,该案以涉案作品平均每分钟的许可费作为参考计算标准,酌定作出2000万元的高额判赔,彰显了对内容版权的保护力度和决心。

传统汽车工业中大量的零部件和软件的研发工作是通过委托供应商完成的,相关的知识产权责任纠纷也由供应商承担。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法务负责人郑叶青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跨界融合应用越来越多,汽车行业涉及的专利争议类型越来越复杂,软件相关的专利申请也在快速增长。

“目前软件类专利侵权纠纷的参考案例较少,汽车行业的更是无从参考。”郑叶青期待省法院能够出台侵权判定以及侵权赔偿计算的指引类意见,在专利申请阶段作为参考,助力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布局。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邢伟认为,以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肿瘤早筛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保护国内创新者的创新热情,需要从各方面持续努力。他认为,要通过司法案件让创新者获得足够的赔偿,让创新者感受到利益获得公平合理的保护,将有助于改善创新环境。

“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

问题何解?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针对如何解决知识产权维权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的问题,与会企业法务负责人各抒己见,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知识产权顾问郭振鹏说,知识产权保护中维权成本偏高、维权投入产出比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诉讼判赔方面,目前只按一审的维权成本计算,无法覆盖维权诉讼的全部费用,他希望可以进一步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此外,他还建议对于反复侵权的行为或者主体加重侵权惩罚,同时针对诉前调解给予权利人更多的适用灵活性。

企业维权中经常因为诉讼时间过长导致“赢了官司输掉市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刘来平建议,优化诉讼制度的适用,发布专门的指导意见负责审理,大胆鼓励各级法院通过诉前保全、先行判决等机制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同时,鼓励各地法院根据案件情况适用惩罚性赔偿,并在获取证据难度大的案件中,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解决取证难、赔偿低等维权关切。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伟楷则认为,要不断完善优化知识产权赔偿的计算标准和工具,使权利人、侵权人、专利律师等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专利侵权赔偿的数额范围,为权利人制定维权策略提供参考。

“不仅要充分重视司法裁判结果,而且要充分重视司法裁判过程的社会效果。”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指出,要实现更有效率的司法公平和正义。同时,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衔接以及知识产权跨部门保护的合作机制。

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

优选地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了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最高人民法院也在不断细化这项工作,通过依法公正裁判和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在知识产权与反垄断国际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广东要紧紧抓住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这项工作,发挥独特优势,挖掘经验做法,服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指出,打造国际诉讼优选地,顾名思义,就是要吸引涉外案件的当事人自愿选择来广东法院提起知产诉讼,广东法院要实行国民待遇保护,在维护司法主权基础上尊重当事人适用法律自由,提升知产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充分有效的权利救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徐瑄认为,广东的知识产权审判要服务于这个发展定位。她指出,要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诉调联合、联动保护的知产保护格局,使得广东成为诉讼首选地、科研优选地,吸引全世界的高科技人员和高科技企业。

“高质量的产业发展,要依靠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审判。知识产权审判是实现商业闭环的重要环节,让创新者得到合理回报,也让侵权者不敢犯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法务官兼首席合规官宋柳平认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审判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竞争的需要。司法审判起到了“定价权”和“管辖权”的作用。“广东法院可以在国际主流规则上建立影响力,要大胆管辖、敢于‘定价’,不断提高审判效率,为中国企业获取公平公正的国际竞争环境。”他说。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副部长、首席许可官童心认同通过善意的商业对话解决问题,同时也希望司法对于创新的商业实践举措予以鼓励、支持和引导,从行业中长期发展和中国企业高质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待出现的争议,与行业角色共同塑造中国规则,在实践中探索寻求中国答案。

探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广东经验”

2018年至2022年,广东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6.14万件,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广东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静在座谈会上介绍,近年来,广东法院通过服务重大战略、创新机制制度、提高审判质效等几个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广东经验”,审结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案件,涉及国际平行诉讼管辖争议、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等涉外司法难题。

广东法院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全“技术调查官+咨询服务+专家库”多元技术查明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有力破解了知识产权案件技术认定难的问题。

广州实验室成果转化部副部长梁萍对此高度肯定,她说,目前实验室科学家的科研方向涵盖了计算机、机械、医药、电子等多个专业领域,希望可以承担技术调查官的工作,为“技术人”加上“法律人”角色。科学家通过参与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可以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够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提供技术支持。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还需要推进司法和行政协同保护。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谢红介绍,2019年7月,省政府高规格建立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长担任召集人,负责科技、知识产权工作的省领导和省法院院长担任副召集人。

该中心在联席会议框架下,积极推动省法院与省检察院、科技厅、公安厅、司法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版权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强化广东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备忘录》,以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协作保护。该中心还依托广东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累计受理调解案件超过2940件,调解成功1557件,成功率接近50%。

【原标题】

高校专家学者、高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法务代表为知识产权保护献良策

以高质量知产审判 护航高质量发展

【记者】杜玮淦 吴晓娴

编辑 王松龄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