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深圳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监事长、深圳市罗湖区律师公益联合会会长黄德华早早准备了“数字律师”等3份提案,希望深圳相关部门共同牵头,加大人工智能和“数字律师”的开发力度,同时加大“数字律师”的应用力度,让普通群众和小微企业碎片化法律需求得到满足,打通法治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
黄德华:加大“数字律师”应用力度,打通法治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黄德华是律师出身,一直有着实现“让天下人请得起律师”的梦想。他2000年来到深圳从事律师工作,经常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让每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数字律师”。2021年,他成为深圳市政协委员,因积极履职,今年初获得深圳市政协颁发的2022年度“优秀履职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律师”已经不再是梦想,但如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
黄德华表示,数字律师是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分身和区块链技术研发的能独立自我进化的虚拟智慧律师,是传统律师的数字化,是深圳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律师服务费用门槛较高,以及政府公共法律服务“僧多粥少”等原因,普通群众和小微企业的碎片化法律需求一直无法有效满足。在此背景下, “数字律师”基本没有服务门槛限制,让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律师,随时随地解决群众碎片化法律需求,让社会更加和谐。
他建议深圳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加大人工智能和“数字律师”的开发力度,还建议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引入“数字律师”,如在物业管理、工会法律援助中引入“数字律师”,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矛盾,构建社会基层治理新格局。
最近,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ChatGPT备受关注,是否可以作为“数字律师”使用? “数字律师”的推广,是否会对律师业务带来影响?
黄德华认为,ChatGPT依赖通用的数据库,但现实生活中的行业、场景太多,它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在专业性、精细化上还无法达到“数字律师”的水准。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为“数字律师”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更好的基座,让律师从一些基础性的法律咨询业务解脱出来,让律师有更多精力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两者相辅相成。
相关专题:聚焦2023深圳两会
【撰文】马芳
【摄影/摄像】朱洪波
【剪辑】王抒
【海报】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