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报告解读 | 茂名文化发展添新翼

茂名发布
+订阅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更要看文化发展高度。今年茂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软实力建设,加快提升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让向上向善、刚劲朴实的文化融入生活、形成精神风貌,擦亮“好心之城”名片,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报告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等方面进行阐述,对茂名如何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和路径提出了要求,并作了具体部署。

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

报告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好红色资源,抓好“四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让文明之花开遍高凉大地。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茂名始终以“好心茂名”文化引领,突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理念,推动文明创建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轨道,打造“好心茂名”文明新典范、城市新名片。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继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让文明之花开遍高凉大地。

认真看书的孩子们。

茂名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红色资源丰富。那些散落在茂名各地的革命遗址、革命教育基地,仿若耀眼星辰,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念。近年来,我市全力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朱也赤烈士墓、李卡故居、林头八角楼等一批保护单位晋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谢氏抗战纪念楼和中国共产党电白县支部暨农民协会旧址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推出一批茂名地方特色的红色文艺作品,如茂名首部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赤心向党》等。

茂名首部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

报告明确2023年“用好红色资源,抓好‘四史’教育”,积极传播红色文化,为好心茂名高质量发展聚气铸魂。

新华书店党史馆。

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继续办好“唱响茂名”百姓大舞台等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构建高凉菜理论体系,加强玉雕、木刻画等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开放式、体验式油页岩博物馆,抓好露天矿工业遗址申遗,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

“唱响茂名”百姓大舞台。

2022年,茂名着重打造“红荔飘香”精品文艺系列活动、“唱响茂名”广场文化系列活动、“魅力茂名·好心戏台”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高凉古韵”历史文化传承活动等,并在群文创作的舞台上,走出独具特色的道路。舞蹈类作品《逆行者》入围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舞蹈类作品《爱》、音乐类作品《莫惊》也进入本届群星奖的全国复赛,茂名群文作品的高质量,让业界刮目相看。

“红荔飘香”精品文艺系列活动。

报告明确2023年“继续办好茂名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将为我市群文工作者注入更大的信心,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明确“构建高凉菜理论体系,加强玉雕、木刻画等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继续加强非遗传承工作,加大非遗传承人群体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玉雕、木刻画、竹编、沉香制作等产业价值,持续推动茂名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电视剧摄制组对高州木刻画进行拍摄。

茂名,因油而建,兴,油城文化对茂名传承发展至关重要。报告明确“建设开放式、体验式油页岩博物馆,抓好露天矿工业遗址申遗,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以工业遗产理念活化利用老建筑、老物件、老机器,让油城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油城记忆”摄影展受青睐。

今年春节,茂南区环好心湖乡村振兴示范带(油城墟)项目首次全线亮灯,1958仿古蒸汽火车带市民趁墟!这也是茂名“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五个特色墟之一,是展现茂名油城文化的重点建设项目。

报告指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积极筹办第十七届省运动会、第十届省残运会,启动会徽、会歌征集设计工作。动工建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市体校新校区,升级改造市体育中心,新建和改造一批县区级体育场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构建四级健身设施网络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群众畅享运动快乐。

市民在球场上挥洒汗水。

筹办第十七届省运动会、第十届省残运会,对我市来说是挑战,也是极好的发展机遇。2018年8月6日,茂名成功获得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承办权,筹备工作已经在刻不容缓地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在省运会各场馆项目建设方面,茂名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共49个,其中有市区、化州、电白、信宜四个较大型体育馆,部分高校及中学体育场馆正在新建或改扩建。

茂名奥体中心规划图。

茂名奥体中心作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主场馆,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在满足省运会基本要求上,将惠及我市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对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丰富市民文体娱乐生活,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有显著意义。

报告明确“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构建四级健身设施网络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将加快我市竞技体育人才发展,让市民群众畅享运动快乐,为备战2026年省运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珍珍

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甘杨松 岑稳 黄信涛 黎雄 吴云杰等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温国

来源:茂名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