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袭来,记者危矣?

韶关发布
+订阅

前天

“那城的城城”君

请最近火出圈的ChatGPT代笔了

一篇张颂文老师韶关老家的推文

一时间刷屏韶关人朋友圈

奇文共欣赏

一起来看看这篇

半分钟完成的韶关推文吧——

“那一座城”与ChatGPT对话截图。图片来源:“那一座城”微信公众号

韶关,南方水乡。

这里拥有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

吸引着众多旅客前来参观、体验。

韶关的文化,其根基深厚,源远流长。

从古至今,

韶关的文化已有千年的历史,渗透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意义深远。

在一轮轮古城墙内,

历史悠久的韶关古城,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及遗迹,

让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

△ 韶关梅关古道中的珠玑古巷

在韶关古城外,

更是不同文化馈赠的繁华热闹,

活力四射的街上,给人以活泼生机的印象。

韶关的桂花文化更是非常著名。

桂花弥漫韶关,而桂花文化更是多姿多彩,

形成了独特的桂花文化景观。

在韶关,民间艺术也很活跃。

如剪纸、刺绣、抽象画、书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酝酿出美好的韶关城市文化之中,

这些民间文化团体更是十分重要。

在韶关,还可以看到朴实又富有创意的手工艺精品。

在蒙茂斋、韶关古玩城等景点,

可见古朴的木屋、盆栽枯木等,

也可以看到精致的书画作品,欣赏中国传统的文化景观。

以及,韶关也有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

让韶关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

韶关的文化深厚,

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的特点于一体,

诠释了一种实用而深邃的城市文化。

(以上文字全部来自ChatGPT )

——

说好的1500字缩水到500字

好在主题还是很鲜明。

评论区内网友也是毫不给面子

但也有人认为:

以上评论区截图来源“那一座城”微信公众号。

码了一天字的小编也忍不住

想请这位传说中的“高人”ChatGPT代劳

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啊?这!果如网友所言:好像什么都说了,好像什么都没说!

这个颇有争议的ChatGPT是什么?

它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OpenAI官网介绍ChatGPT为一种“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图片来源:OpenAI官网截图

在去年11月30日发布后的5天时间里,ChatGPT收获了100万用户。推出2个月后,月活跃用户预计已达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达到同样的数字,Instagram用了两年半。这场ChatGPT的狂飙突进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NO.1

搜索市场多年未见的战争开始了

在2月3日的《财富》的采访中,比尔盖茨盛赞:“类似ChatGPT这样的AI工具,与 PC 和互联网一样重要。”三年前,正是微软以10亿美元投资OpenAI。当ChatGPT展现惊人热度后,微软打算乘胜追击,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OpenAI的估值将高达290亿美元。

背靠微软,ChatGPT自诞生以来,关于其“是否会代替搜索引擎”的争论不绝于耳。在业内期待中,AI界的另一座大山——谷歌于2月7日,宣布了自家的AI对话式机器人“Bard”(吟游诗人)将在未来几周内向大众提供服务。谷歌将整合新的AI功能到搜索引擎中。

同一天,百度重磅宣布,将推出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项目名称确定为“文心一言”(ERNIE Bot),这一模型将在3月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消息发布后,截至下午4点,百度港股股价大涨15%,市值大涨700亿港元。百度是国内最早一批投入到AI技术的互联网巨头,也是为数不多拥有AI大模型的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科技界与这样的时刻阔别已久。短短两个月内,一个创业公司的应用引得全球各大企业紧急响应,甚至战略转向。一扫AI市场前几年的阴霾,为行业注入强心针。

NO.2

ChatGPT引发的国内资本市场热度还能持续多久

据界面新闻,春节后,国内资本市场对ChatGPT的关注显著走高,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2月6日,以ChatGPT、AIGC为首的人工智能概念股继续走高,汉王科技6连板,涨幅10.01%;海天瑞声收盘价139.56元,涨幅达20%,6天内2个板涨停。此外,云从科技、科大国创、川大智胜、福石控股等概念股走高。

一位券业人士表示,近来在二级市场交易中,的确感受到了ChatGPT概念股的火爆。“但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并没有很多真正的类ChatGPT产品落地,仍然主打概念。”另外就ChatGPT而言,尽管已经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ChatGPT如今还面临非常多问题尚待解决——AI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居高不下;严峻的商业化压力;还有来自各界的质疑和声讨,涉及AI生成内容对互联网生态的侵蚀、真实性及滥用等问题。到底是否真正值得投资,还要等一段时期才能显现。

中信证券研报称,ChatGPT在中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搜索引擎,也较难改变当前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格局,但料将会加速搜索引擎演化进程,并在中期形成以传统搜索为主、ChatGPT类模型为辅的新搜索引擎形态,相应带来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巨头AI投入大幅增加。

NO.3

职业工具人ChatGPT会取代人力吗

被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聘为记者,参与新闻写作;通过谷歌职业能力考试,被定级为三级工程师,年薪18万美元。在掀起AI行业风云、搅动资本市场池水同时,ChatGPT还踏足职场,大有取代人力之势。

虽然ChatGPT尚未面向中国开启注册使用,但仍然引起了国内网友的广泛关注。在微博上,#专家称ChatGPT对话水平已超过9成人类#等相关话题阅读量达3540万,小红书ChatGPT相关笔记超6200篇,“ChatGPT会取代脑力劳动吗”登上抖音热榜。

有网站整理了一份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风险最高的工作类型清单,涉及技术类工作(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媒体类工作(广告/内容创作/技术写作/新闻)、法律类工作(法律或律师助理)、市场研究分析师、教师、金融类工作(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交易员、平面设计师、会计师、客服人员等10种工作。

事实果真如此吗?就以小编所在的媒体行业为例。该网站认为,所有的媒体工作及任何涉及内容创作的角色,都可能受到 ChatGPT 和类似形式的人工智能的影响。因为人工智能能够很好地阅读、写作和理解基于文本的数据。分析和解释大量基于语言的数据和信息是一项技能,可以期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

然而在数据匮乏的情况下,纵然算法再牛,ChatGPT也只能交出文章开头那种废话连篇的模式之作,甚至出现了不少事实错误。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提醒媒体,新生的ChatGPT有3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基于语料库、大数据的ChatGPT,无法保证五个W新闻要素的真实。比如,在人物(who)这一要素中就会因为同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因此,需要人工核查,确保准确性。”

“二是,自动生成内容的高速度、高产量也使得舆论场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斥大量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聊天机器人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很容易被恶意行为体利用,从事信息操纵活动,进行虚假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进而扰乱舆论场。”

“三是,聊天机器人参与新闻生产使得新闻传媒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新闻报道的品质也因为大量非专业主体和聊天机器人的介入走向平庸化。”

我们坚信,媒体人深度思考以及人文情怀价值无可替代。但在未来,ChatGPT作为辅助工具参与到新闻的生产过程中来,提升内容创作效率,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最后,媒体人代表向ChatGPT发出了灵魂拷问。这一次,它的回答倒是无可挑剔。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与ChatGPT的对话。图片来源:速途元宇宙研究院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部分来源:那一座城、36氪、界面新闻、传媒茶话会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