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的非遗鱼灯
竹簸箕、竹篮、鱼篓
鱼丸、鱼汤、水煮鱼
......
刚刚开学
这所学校的天台农耕园里热闹非凡
师生家长笑成一团
你说:“哇,这条鱼好大!”
他说“咦?好香啊!”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
感受同学们“摸鱼”的快乐
2月6日下午,随着一声锣声响起,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双减”背景下2023年首届捕鱼节正式拉开帷幕。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将手工制作的非遗鱼灯搬进农耕园,为大家带来沙头角鱼灯展示。
“那年我双手插兜,捕鱼战绩没输过谁。”鱼灯舞的余韵还未消退,“捕鱼达人”便穿上了捕鱼服,一个不注意就跳进了鱼塘里寻宝。有人拿着竹簸箕,有人拿着竹篮、鱼篓,有人背着小背篓,还有的人赤手上阵、与鱼周旋。不一会儿,一条条在鱼塘里养了两三年的肥美的鱼便被打捞了上来,成为了同学们的“战利品”。
看,“捕鱼达人”都捞到了不少鱼。谁捞到的鱼最多、最重,谁就能成为本届的“捕鱼大王”?数学老师带着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捕捞的鱼,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如何估出鱼的重量。
“小的鱼和有鱼卵的鱼,我们要放到鱼稻共生池里。”在鱼苗放生环节,同学们将捕捞到的小鱼倒入鱼稻共生池进行放生。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实践“童鱼不渔,年年有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构建池塘生态系统,进而完成了对天台农耕园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农耕园的另一边,家长们站在灶台前忙活什么呢?原来,他们早早就看中了刚刚被打捞上来的鱼,现在正想着要怎么“处理”这些肥美的鱼。
二年级的曾同学和妈妈准备制作一道“干煸糍粑鱼”;
二年级的熊同学和妈妈则带来了豆腐,准备做一道“鱼头豆腐汤”;
三年级的王同学和妈妈则将鱼肉和鱼骨进行了分离,准备做一道硬菜——麻辣水煮鱼。
此外,还有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完成的“烤鱼”“剁椒鱼头”和“手打鱼丸汤”……
鱼宴
家校鱼宴厨艺课环节,为家校合作搭建了交流的桥梁,为家长了解学校、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此次捕鱼节还给予了同学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六年级的学生设计了捕鱼节的Logo;五年级的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制作了鱼灯;四年级的学生制作了鱼风筝……
来源 | 深圳教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