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江:奏响振兴旋律,谱写奋进诗篇

南方农村报

“村民看到这些撂荒地又变成了良田,也重新拾起了耕作的热情,有个农户已经拿下了20亩地!”在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上罗村,丰收的喜悦尚未淡去,春耕的号角又远远地响起。上罗村党总支书记徐志达介绍,去年下半年复耕的上百亩撂荒地第一轮耕作就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收获,这其中的40亩地在今年2月头几天就被一家合作社“认购”了。

昔日撂荒地,今朝丰收田!梅江区将推进撂荒地治理作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关键举措。通过政企合力、挂图作战,梅江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近年来,梅江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奋进诗篇。据了解,梅江区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至42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增至12家;带动农民致富增收,2022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42万元、年均增长9.4%……

作为中心城区,梅江区携手驻镇帮扶工作队,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一曲梅州乡村振兴交响乐中,梅江乐章高亢嘹亮,在田野久久飘扬。

长沙镇复耕的稻田喜迎丰收

长沙镇复耕的稻田喜迎丰收

唤醒撂荒地,助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上罗村一年前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已变成绿油油的玉米地,徐志达十分感慨。“因位置较偏僻、水源不足、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村里有100多亩耕地撂荒。”

为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长沙镇统一对图斑内撂荒地进行平整,恢复耕种条件,其中,上罗村将近九成荒地被盘活,一部分由村民自行复耕,一部分由村代耕代管,种上了水稻、玉米、番薯等作物。与此同时,上罗村还不定期邀请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农作物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指导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上罗村复耕田上的玉米长势喜人。

上罗村复耕田上的玉米长势喜人。

春日艳阳下,西阳镇新联村的村民们正忙着在农田里清理杂草,准备春耕。通过前期考察,村里的种植大户丘志锋发现经过长时间休耕的土地中有机质含量更高,如果将这些优质土地用于有机农作物种植,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将在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他所在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新联村260多亩的水田,有机大米年产量可达33万斤。合作社还聘请了30多名村民进行土地耕作,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与新联村由乡贤成立合作社承包土地模式不同,看到家乡大片撂荒土地,长沙镇澄滩村几个外出打工的村民找准农业发展的方向,在2020年成立了强泰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

“队员全部是农民。开始只有8个人,现在有20个人。撂荒复垦了有300亩,和农户合作有200多亩。”强泰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东兴介绍说,通过“合作社+农户+经销商”的模式生产优质丝苗米,复垦水田产值目前已超过二十万,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

2022年以来,梅江区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多措并举、科学有序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据了解,截至去年11月,梅江区已完成市下达粮食生产任务5.75万亩,粮食总产2.27万吨,全面完成全区粮食任务,粮食生产任务预测增加1.5%。

畅通产销路,让梅江滋味香飘千里

在西阳镇农特产品电商营销中心,当地的茶叶、大米、红薯、蜜柚、雪莲果等优质农产品,正通过直播间,被千里之外的消费者仔细挑选。

电商销售把田间地头和消费者的餐桌精准地链接起来。在广州直播电商节西阳分会场活动中,来自10余家西阳企业的29样商品上架,通过“主播+书记+农户”的方式为直播间的观众们所了解,并收到众多消费者好评。

除了线上消费,驻西阳镇帮扶工作队积极联系对接广建商城、粤工惠等平台,将西阳农产品导入广州乡村振兴消费产品展示馆展销,直接推向广州市场。“线上+线下”多管齐下打通产、供、销产业链,驻西阳镇帮扶工作队以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富裕富足,促进城乡经济循环.

农特产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西阳镇的“一村一品”。

农特产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西阳镇的“一村一品”。

一项窄道扩建工程,打通梅塘杨桃出村进城之路。

驻三角镇帮扶工作队深知,解决产业园道路问题具有多重意义。一则便民,以产业园带动城郊乡村旅游及休闲体验农业发展;二则惠企,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助力产业园高质量前进;三则改善风貌,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为后续连片打造三角镇城郊农业休闲公园奠定基础。

2022年4月,在驻三角镇帮扶工作队的全力推动下,梅塘杨桃产业园道路“三清三拆三整治”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长150米、宽2米窄道和16户危旧房的改造完成,远近闻名的梅塘村杨桃走上了宽阔大道。

去年中秋前夕,城北镇上村村的村民与驻城北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格外忙碌。他们将红宝石玉米、大米等各类特色农产品打包装箱,让“中秋套餐”按时发往珠三角等地。

城北镇的红宝石玉米

城北镇的红宝石玉米

来自上村村的“中秋套餐”整装待发。

来自上村村的“中秋套餐”整装待发。

早在这之前,工作队就已经推出过包括糯玉米、草莓番茄、各种口味客家粽子和预制菜产品等在内的“端午套餐”。通过微信“梅江优质农产品”小程序,消费者能直接订购到来自田野最新鲜的农产品。据统计,上村村集体占股的网络销售平台梅州市上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售出“端午套餐”2000多份,首批“中秋套餐”售出超过300份。

除了上村村,工作队在新田、杨文、中村等村也开展帮助群众销售各类生态农产品的工作,通过消费帮扶的模式,推动农产品“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信赖梅州优质的农产品。

扮靓新农村,比“四小园”更多“园”

“隐秘的角落”摇身一变,成为人人喜爱的休闲公园。在三角镇,5个桥下公园替代了高架桥下的空置土地,成为村民休闲活动的新场所、创新空间利用的新典范。

每到傍晚时分,位于梅大高速公路下的龙上公园热闹非凡,不少群众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村民刘阿姨表示,过去她只能和几个朋友在院中跳广场舞,现在换到桥下公园,地方变得宽敞许多,还能够遮风避雨。

2021年以来,三角镇综合利用多处高速公路桥梁下方的管理“盲区”,投入295万元,统一规划建设,建成的桥下公园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

龙上村党总支书记梁双南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公园现有的环境,将公园打造成宣传龙上村的“村史馆”。

龙上公园成了村民活动的新场所。

龙上公园成了村民活动的新场所。

停车难,环境差,气味丑……曾经困扰长沙镇长沙村村民的种种问题,也被生态停车场全部化解。

“当时那块地是闲置土地,群众在种菜,经过每家每户入户做工作,(我们)改造做了停车场。”村干部胡伟红介绍说,该村“五小园”建设项目占地1000平方米,其中小停车场800平方米,小公园200平方米。小停车场包含20多个汽车停车位及十多个摩托单车停车位,增设绿化、亮化和排水等设施。

既解决群众的停车难题,又极大改善了村中环境,每天傍晚都有不少村民过来休闲散步。生态停车场的建设,成功实现了土地的复合利用。

几公里外,澄滩村“五小园”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澄滩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利用区级出台的“五小园”建设利好政策,鼓励群众拿出闲置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将原本闲置的“边角地”改造成1.5公里樱花碧道,既美化了村庄又利用了闲置土地,并实现了“一村一景、一户一景、一步一景”。

长沙镇的临江碧道

长沙镇的临江碧道

为提升城乡风貌,加强民生服务,梅江区在原有“四小园”的基础上增加小停车场建设,出台“五小园”建设奖补方案,鼓励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空闲土地推进“五小园”建设;鼓励引导村民小组或村民充分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打造“五小园”;鼓励对现有“五小园”进行升级改造,美化亮化村庄环境,以“小美”促进“大美”,以点带面打造一批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和美丽乡村示范带,引领全区城乡风貌全面提升。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苏晓璇 段凤桂

【记者】池奕霏 李国华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谢晓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