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首款五座产品,为家庭打造的五座SUV,理想L7。理想L7发布三款车型L7 Air、理想L7 Pro、理想L7 Max,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分别为31.98万元、33.98万元、37.98万元。
此外,理想L8 Air也同步推出,同样标配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理想智能驾驶AD Pro和理想智能空间SS Pro,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3.98万元。至此,理想L8 Air、理想L8 Pro、理想L8 Max三款车型将更好地满足30万-40万元价格区间家庭用户的出行需求。
豪华旗舰级空间体验
作为理想汽车旗下首款中大型五座旗舰SUV,理想L7主打升级空间体验。理想L7的车长5050毫米,车宽1995毫米,车高1750毫米,轴距3005毫米,其中,二排座椅是理想汽车基于五座SUV车型全新独立开发的,最大腿部空间可达1160毫米,后排高度接近一米,乘坐体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L7为女主人打造了一键二排“皇后座”模式,该功能由柔软舒适的电动软质脚托、长度近1.2米的二排腿部空间、25度到40度可无级调节的二排靠背、270度环抱式设计共同组成,配合扶手箱,让爱人沉浸在整个宽软舒适的座椅当中。
在影音娱乐体验上,理想L7 Max标配后排屏幕,3块15.7英寸3K大屏幕,均采用超薄镀层Anti-Reflective技术,采用了低蓝光显示技术,能有效地保护儿童的视力。理想L7彻底释放了2块8155芯片的算力,不仅支撑了5个屏幕的交互,三屏同播,同时还可扩展AR等外接设备,核心应用平均启动时间为530毫秒。
在出行体验上,理想L7搭载全新一代理想增程电动系统,自研的前五合一后三合一智能电动四驱系统,峰值功率达到330千瓦,峰值扭矩达到62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3秒,带来充沛动力表现。续航方面,理想L7的电池组总电量为42.8千瓦时,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10公里,几乎可以应对90%以上日常城市内的出行需求。
在安全方面,理想L7标配后排座椅侧气囊,一旦发生碰撞,能更好地保护后排的乘员。理想L7的气囊和气帘总共覆盖全车10个位置,覆盖前后排的贯穿式侧气帘、可以保持6秒的保压时间,减少二次碰撞中对人的头部伤害,在出行中给予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更好的保护。
持续成长的智能空间和智能驾驶
创新的三维空间交互和全栈自研的理想AD智能驾驶系统,让理想L7是照顾全家人的人工智能管家,可以像家人一样和用户交流,整个架构融合了语音、视觉、触控等多模感知信息,具备了全车多音区跨屏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多点触控交互、舱内外环境感知等多模态人机交互能力。
在语音方面,理想汽车创新的MIMO-NET算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多音区人声的准确分离,能够针对特定人和特定音区实现语音的精准分离,在实车多人讲话的复杂场景下,准确率相较于半年前提升42%以上;再结合自研的语音识别算法MSE-NET,“理想同学”在实车场景下唤醒率及识别准确率均提升至98%。其中,理想汽车针对孩子们的使用体验进行了大量优化,儿童使用“理想同学”的唤醒率及识别准确率相较于半年前提升了40%以上。
在智能驾驶上,理想智能驾驶AD Max和Pro均拥有强大的AI感知能力。理想汽车联合清华和MIT提出的混合式BEV算法框架,网络深度达到3万层,网络参数达到28亿个,大大提升了整体感知能力的上限。
理想汽车设计了EID环境信息显示,通过强大的智能驾驶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清晰准确地看到AI眼中的世界:大到货车、异形车辆、横穿的外卖车;小到行人、路边的栏杆、变化的交通灯、桩桶、和地上的斑马线等。
自研的AEB算法在AD Max上增加了激光雷达的应用,开创了融合LiDAR的AEB功能,把激光雷达算法的安全场景,从车辆、骑车人、行人等主要交通参与者,拓展到含异形车在内的不规则障碍物以及夜间场景。
今年,理想汽车计划把导航辅助驾驶能力拓展到城市场景。计划在第四季度,理想AD Max还将开放城市NOA的早鸟用户内测。理想城市NOA基于HDMapNet的实时道路结构认知算法,像人一样基于周围环境实时感知和决策,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过度依赖,以此诠释将城市NOA快速拓展以及未来通向完全自动驾驶的有效技术路径。
◎快评
随着理想L7正式发布,理想L系列三款产品的布局已全部完成,对30万-40万元价格区间进行了产品全覆盖,响应了用户多元化的产品诉求。在新能源“国补”退坡当下,车市掀起了一场“价格战”,车企纷纷降价以争夺市场,而理想L7作为同级别价格最低车型,体现了理想汽车通过低配低价来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也为理想进一步扩大市场增长空间埋下伏笔。
【记者】拱千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