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某金融客服,麻烦您打开我们的APP 查看贷款功能是否开通。”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一群众接到了冒充某金融机构客服的电话。没想到此“客服”实为诈骗嫌疑人,差点骗走该群众的140余万元。
海珠区反诈中心民警介绍,事发当天,民警发现辖区内一市民可能正在遭遇“冒充客服”诈骗,于是立即启动拦截机制,“你接到的是疑似诈骗电话,千万不要向对方转账。”民警第一时间向事主邹女士致电劝阻。
“警官,对方说要帮我关闭贷款,不然会影响征信。我下载软件共享了手机屏幕信息,还了好多贷款,我现在该怎么办?”接到电话后,邹女士十分慌张,表示已经进行了一些操作。
原来,邹女士接到一个“192”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客服,让其打开某APP 查看“某金条”贷款功能是否开通。邹女士按照“客服”要求操作后,表示已开通该功能。此时,对方称该产品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国家核准的贷款利率,现在要帮其关闭此项功能,并一再强调不及时操作会影响个人征信。
由于对方准确说出了邹女士的身份信息,她便没有质疑“客服”身份,且一听说影响个人征信,担心征信降低会对自己造成影响,十分慌张。
接下来,“客服”以测试征信度为由,要求邹女士下载软件进行屏幕共享,引导她在多家网贷平台上注册借款,并让她把借款转入所谓的“资金清算账户”中。
好在反诈中心及时来电劝阻,并在征得邹女士同意后对其银行账户进行紧急止付,社区民警也到场帮助她挽回了140余万元。
警方提醒
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需要关闭相关金融业务或者退款时,当事人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查询相关信息,不能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能轻信对方进行转账;个人征信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电商客服来电称“影响征信”要指导清空异常贷款额度的都是诈骗,一定要拨打其官方平台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一旦发现被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关喜如意
【通讯员】胡馨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