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好听+好用,这“玩意”是京剧吗?

深圳共青团
+订阅

“白龙马,蹄朝西

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这是谁的童年记忆来袭

等等,这是什么“玩意”?

视频里一本正经“胡唱八道”的唐僧

是由麒麟剧社老旦演员贾怀胤反串

别看他如此“胡作非为”

其实是正经科班出身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

师从京剧老旦名家李鸣岩

点开贾怀胤的短视频账号

发现其中不少都是

动画歌曲、洗脑神曲改编的“京剧”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哆啦A梦机器猫......

一起喵喵喵喵喵”

太上头、太洗脑了

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原唱怎么唱?

这些童年记忆和洗脑神曲

居然能用京剧唱腔来演绎?

80后、90后、00后......都坐不住了

许多人直喊有意思

没想到京剧可以这么好玩

除了好玩,“京剧”还可以很好听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他唱着他乡遇故知

一步一句是相思......”

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

几位00后女生

分别用程派青衣、荀派花旦等唱腔

翻唱古风歌曲《赤伶》《探窗》

许多评论纷纷表示“太好听了”

专业选手亲自下场

让戏腔及其背后的戏曲再次出圈

在短视频平台上

“#京剧”话题已经被播放超过90亿次

不少人第一次接触戏曲

可能是小时候音乐课上的

“蓝脸的窦尔敦”

但今天一拿起手机

作为“国粹”的京剧

还是一下就触动了年轻人的DNA

“旋律一响就有画面感了”

“突然感觉自己跟国粹就链接上了”

传统碰撞现代,打造国粹潮音

近年来

不少流量口碑双丰收的音乐作品

都融入了京剧元素

张一山携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老师

全新演绎《声声慢》京韵版

民谣与京剧破壁结合

屠洪刚在

河南卫视2022《端午奇妙游》

演唱歌曲《定军山》

原版京剧的唱段穿插其中

让网友直呼“如听仙乐耳暂明”

陈小春携手京剧演员索明芳

时而身着现代服装

时而变身武生和花旦

在今年的央视跨年晚会上

带来戏歌作品《一曲东方》

燃爆全场

当现代音乐

与京剧元素进行结合

碰撞出的火花

引得不少年轻人

“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跨界与融合,打开京剧传播新方式

除了跨界合作

京剧自身也在谋求传播与创新

吉他伴唱

抖音、微博

开直播、办网络课程

参加“笑出国粹范”

……

你或许已经在很多不同的平台上

见过努力为京剧“带货”的

“瑜老板”王珮瑜

其实,她是“根正苗红”的

余派第四代传人

在《奇葩大会》里

她教大家念“三级韵”

在《朗读者》的舞台上

她用京剧韵白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她参与制作的《瑜你台上见》

是全国首档京剧脱口秀

揭秘京剧名角养成之路……

梅派大青衣史依弘

推出根据香港同名电影改编的京剧

《新龙门客栈》

吸取西方交响音乐的优势

打造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

将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

搬上京剧舞台

▲新编京剧《圣母院》,改编自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

不止是行内人

连行外人也参与了京剧的创新

科学京剧《三堂会审伽利略》

正是由网红“信浮沉”等人创作

科学+京剧的跨界融合

既科普了科学知识

又展示了国粹艺术

这样的创新实在好用

跨界与融合

京剧正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

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其实从诞生之日起

京剧就没有中断过创新

在唱念做打中

京剧宣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在讲述中国故事上

拥有独特优势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剧照(1959年)。

穿越百年

京剧在日积月累中

迸发了新的活力

▲2023央视春晚戏曲节目《华彩梨园》,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截图。

从创新出发

努力打破京剧与

年轻观众的“壁”

让更多青年爱上京剧

让我们可以一起期待

台上始终有人唱着

而台下的人不止走过

参考资料:

[1]李杨.论创新时代京剧的发展之路[J].戏剧之家,2019(13)

[2]王春燕.戏歌:传统艺术的文化解读与当代表达[J].艺术百家,2020,36(03),118-123

[3]范红,周鑫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内容创新与优化策略——以“#谁说京剧不抖音”为例[J].出版广角,2021,(11),67-71

[4]丁宪杰.“互联网+”时代京剧文化传播与思考[J].中国京剧,2021(08)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