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职防君发现不少来做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者有这样的疑问——
“医生,我的工作会不会导致血糖高?”
“血糖高了对我的就业有什么影响?”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1.1亿,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且糖尿病呈年轻化趋势,并以30~45岁“事业型”人士发病率最高。
国家规定,糖尿病是部分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工作岗位的“职业禁忌证”。长期血糖过高,不仅会损害血管与神经,危害心、脑、肾、眼底等组织器官,还会令许多劳动者错失宝贵的就业机会。
那么,哪些工作是糖尿病患者不宜从事的呢?
糖尿病相关职业禁忌证
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
1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可影响从业人员心血管系统和机体糖代谢功能,可能加重糖尿病病情。
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带来的损害,未控制的糖尿病被列为高温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2
汽油、正己烷、
丙烯酰胺等接触作业
糖尿病、慢性高血糖状态所致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复杂的并发症。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将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列为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业禁忌证,如接触汽油、正己烷、丙烯酰胺、二硫化碳、氯丙烯、手传振动等作业。
3
三硝基甲苯、铊、
萘、二硝基酚等接触作业
白内障是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禁忌证,如接触三硝基甲苯、铊及其无机化合物、萘、二硝基酚、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的作业。
而血糖增高,会导致眼晶状体内葡萄糖增多,经一系列病理变化后可导致晶状体浑浊,严重时出现白内障。因此,糖尿病患者也无法从事上述工作。
关于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
△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
1
血糖标准对照表
2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即口干喝水多、尿多和吃得多,“一少”主要是指体重下降、体力匮乏。
其中,1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所以经常在职业健康体检中才能捕获“漏网之鱼”确诊糖尿病。
确诊糖尿病后,若不注意控制血糖,将可能引发更多不良后果与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眼底病变乃至致盲风险升高、心脏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提高、周围神经病变增多、糖尿病足、坏疽和截肢风险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3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主要可以总结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其背后有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
其中,生活方式即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多样化、丰富化,高脂高热卡食物吃太多,特别是职业人群因工作忙经常会吃高脂高能量的外卖、快餐。
4
如何预防糖尿病?
一级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从生活方式上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职业人群糖尿病高危者平时应该管住嘴、业余时间迈开腿,尽可能延缓发病,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级预防:监测血糖
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就诊,尽可能预防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病足等并发症。
三级预防:合理治疗
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
尤其是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积极参与血糖检测筛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来确诊是否患糖尿病。
5
日常如何管理血糖?
坚持药物治疗
这是管理血糖最基本的措施,职业人群切不可因工作忙、不及时就诊而随意停用降糖药或减少用药量,以防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生。
监测血糖
口服药治疗患者,建议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建议监测晨起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治疗者,建议监测晨起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可适当放宽控制范围。
合理饮食
糖友们要做到饮食与运动平衡,保持血糖稳定。每餐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5%~10%,多吃新鲜蔬菜、新鲜鱼、瘦肉类,适度减少高热量、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尽量保证奶类及豆类的摄入,可适当增加鱼禽等优质蛋白质和蔬菜,少吃油腻的快餐和加工肉制品。
注意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先喝汤(尽量少喝),然后吃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最后吃主食。此外还建议每日饮1500~1700ml水。提倡饮用白开水、淡茶水,限制饮酒。
锻炼身体
规律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
建议职业人群减少工作时的久坐时间,工作间歇做有益的体育运动,例如原地踏步、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中低强度运动。
保持良好心态
过度压抑、焦虑、烦躁会引起血糖升高,长期情绪波动过大的患者,其血糖控制难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均增加。健康的心理以及充足的睡眠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对血糖稳定很重要。
建议糖尿病患者合理安排工作、规律作息,适时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有问题及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或高渗信号,比如明显乏力、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有烂苹果味,出现皮肤干燥等严重失水现象以及幻觉、烦躁、淡漠或嗜睡等精神症状,需立刻就医诊治。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 《狂飙》里的警察是怎么做到在3秒内将坏人制服的?
✦ @打工人,莫让职场隐形杀手盯上您……
✦ 滚蛋吧!肿瘤君
统筹:杨敏
内容:职业健康监护所 杜琼
审核:杨爱初
美编:虞心阳、关耳
图片:来自网络
►►►
职业健康监护所简介
职业健康监护所是广东省职业健康监护的技术指导中心,是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也是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职业健康监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中山大学和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10年列入国家首批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成为中国听力医学基金会噪声防控专家委员会噪声公益计划培训基地。职业健康检查业务涵盖粉尘、化学物、放射线、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六大类,每年为全省近11万名职业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职业健康监护所每年培养大量来自全国及省内基层职业健康相关业务进修学员,主编的《职业健康监护质量控制》《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是国家职业健康监护培训教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