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擘画2023卫健新蓝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力量”

南方+ 记者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月6日,深圳市龙岗区召开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全区2022年卫生健康工作成绩,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全力推动龙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龙岗交出了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亮丽答卷: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卫生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深入实施“健康龙岗、全民共享”行动,不断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龙岗正以更加宏伟远大的追求抓卫健发展:大力推进公立医院项目和社康机构建设,积极发展高端医疗,强化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加快打造深圳东部医疗高地。

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龙岗卫健人上下同频共振、全力拼搏,以一天比一天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照进现实。

关键词1:

打造深圳东部医疗高地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业强区,龙岗区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打造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深圳东部医疗高地,让卫生事业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龙岗区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2023年将启动新一轮区级重点专科、专病、专技建设评估工作,对区属公立医院前期遴选出的20个优势专科、21个优势病种、40个优势专技挂牌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筹),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开展区重点学科评审。

数据多跑腿,居民少跑腿,龙岗区打通就医满意度“最后一公里”。2023年将建设区域检验检查外送协同平台,推进全院一张床模式,全面推广“看一次病普及一次健康知识”,推进医院和社康信息系统一体化改造,实现精准双向转诊、完善居民健康档案。

改善居民就医环境,龙岗区加强硬件设施建设。2023年将推动13个区属公立医院及7个市属公立医院项目建设,争取南湾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年底完工,新增病床位500张。

关键词2:

不断优化卫生健康服务

近年来,龙岗区坚持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注重夯实基层、发挥优势,“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加快构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全面提升。2023年,龙岗区将不断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全方位、全周期、全人群满足市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龙岗将构建“顶天立地强腰”医疗大格局,助力区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深圳东部急救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积极协调增配AED。

优化社区健康服务。龙岗将完成新增的10家以上社康机构建设,推进宝龙、园山、吉华街道社区医院建设,加大医防融合工作推进力度。

加强“一老一小”照护服务。龙岗将组建区级儿童早期发育与科学育儿专家团队,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办托育试点工作,探索企事业单位办托新模式;持续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龙岗将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筹建龙岗区中医药学会,筹建深圳市治未病研究院,举办龙岗区首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中医经典培训班。

关键词3: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近年来,龙岗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快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着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重大疫情防治能力。2023年,龙岗区将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水平。

——不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调度机制,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补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做好不同场景、不同情形的应急响应和资源力量准备,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综合监测和预警响应机制。

——规划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全区公共卫生培训中心,建设公卫重点学科人才库,持续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强化实验室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多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分析平台”“宏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基于实验室监测网络的传染病预测预警与分析评价平台”等三大平台。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和服务力度,以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工作场所卫生条件的提升,以创建职业健康示范企业和园区促进企业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的落实。不断优化辖区企业工作场所健康条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4:

加强党对卫健工作的全面领导

近年来,龙岗区卫健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医疗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攻坚克难,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书写了一幅党建全面引领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2023年,龙岗区始终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决策运行机制、沟通机制、监督机制及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公立医院“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健全党务工作者培养管理机制,探索成立社会办医疗机构专门党委的方法路径。

坚持党管人才。大力选拔培养或引进(含柔性引进)重点临床专病专技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人才。继续实施“名医高徒”“学科尖兵”培养计划,支持名医工作室建设,提高人才聚集效应。完善柔性引才育才机制,探索实现一名专业名医带领培育一支卫生人才队伍机制。探索实施院长年薪制。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教育,精心组织实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重点开展警示教育“五堂课”,强化信息化监督治理手段,加快完成公立医院智慧监督平台建设,严格规范医院人、财、物等重大事项的审批流程和程序约束。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不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查不收敛、不收手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

【撰文】黄诗妤

编辑 胡佩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