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做“香”一粒米,带富一方人

南方农村报

进入2月,连绵的细雨过后,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兴宁大地。在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的稻田里,农民翻耕农田,整理田地,为春耕播种做准备。向着春天出发,兴宁市吹响新一年丝苗米产业发展的“冲锋号”。

“一粒米”富裕一方老百姓。作为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两年来,兴宁市全面推进丝苗米产业,在种质培育、品牌建设、产业融合、联农带农等方面齐头并进,推动丝苗米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今,丝苗米已经成为兴宁市炙手可热的“金字招牌”。

种出高产好味“稻”,守护粮食安全“米袋子”

“从丝苗米稻穗的结实率来看,去年晚造的收成很不错,每亩每造能达到800多斤。”大坪镇潭坑村村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下,不仅产量越来越高,品质也越来越好,所生产的优质丝苗米供不应求,远销粤港澳大湾区。

兴宁市是广东水稻种植的主产区之一,拥有良好的水稻种植条件。

兴宁市是广东水稻种植的主产区之一,拥有良好的水稻种植条件。

大国粮仓稳,开局仓廪足。这一切,离不开好种子、好植保、好农机、好耕地,更离不开其背后高水平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

华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研究专家唐湘如教授介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香稻生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香气不如泰国香米的浓、产量不高、品牌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差等问题。“香稻种植面积少且不能满足市场对浓香型香稻米的需求,因此高端香米大量依赖进口。”唐湘如说。

“增香增产”,是提升广东丝苗米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唐湘如团队创制出以“增香增产”为目标的2种物化技术产品“香稻专用肥”和“香稻增香叶面肥”,克服了香稻栽培地域性限制,同一块田连年栽培香气2-AP含量下降而限制香稻大面积扩大生产的“卡脖子”问题。

“香稻栽培技术的成功推广,使优质高端丝苗米在产量上实现突破,以后我们不用靠进口,也可以吃到像泰国米那样的香米了。”唐湘如告诉记者,通过采用丝苗米增香超高产栽培核心技术,不仅增加其独特香味,而且节省了人工和劳力成本,能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该技术的推广必将有利于打造兴宁优质高端丝苗香米品牌。

近年来,兴宁不断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在高端丝苗米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16年,经过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兴宁市连续5年开展的水稻良种种植试验示范,创下华南地区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2020年,在兴宁种植的“19香”丝苗香米,测得年亩产1300.12公斤,创下双季稻香米年平均亩产量世界纪录,兴宁丝苗米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推广现代化种植,新农人注入新力量

“目前合作社的成员从最开始的5户增至目前的上千户,每年技术对接的农户近5000户。”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润丰合作社”)理事长罗新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随着现代化种植模式的推广,合作社社员收入不断增长,大家的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了,土地撂荒现象也越来越少。

兴宁市大坪镇翻滚的稻浪

兴宁市大坪镇翻滚的稻浪

1994年,出生农民家庭的罗新辉高中毕业后,留在老家务农。想办法把田地种好,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他心中萌芽的一个梦想。作为一名职业农民,罗新辉深知,如果光靠传统的耕种方式而闯出一片天地,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只有通过团队协作、科技支撑、机械运作,才能得到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2011年,罗新辉联合5位种粮户成立了一家集种植、烘干、加工等为一体的润丰合作社。敢于“吃螃蟹”的他,花了3.6万元买下了当时镇里的第一台收割机,开始机械化种植水稻。机械取代了人力,产量和效益大大提高,这让罗新辉看到了规模化种植的希望和信心。

“我们现在建立了一条集烘干、原粮冷储、冷加工、真空包装等流程为一体的生产加工线,形成了集水稻种植、稻谷收储加工、大米销售等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大提升了丝苗米的种植效益。”罗新辉认为,要提升丝苗米产业的效益,就必须补上二产、三产的短板,三产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有出路。

统一推进良种推广、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在罗新辉看来,全部采用现代作业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体系,有力推进合作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最大程度地保障兴宁丝苗米的品质。

通过流转荒地、改造中低产田,润丰合作社连片集约带动农户种植丝苗米近12000亩,市场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效果逐渐显现。“在2到3年的时间内,计划把丝苗米的种植面积扩宽到3万亩以上。发展更多的种粮大户种植丝苗米,做强做大农产品品牌,带领农民走一条增收的发展道路。”罗新辉说。

广袤田野,大有可为。规模化、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以罗新辉为代表的新农人的加入,兴宁丝苗米产业在发展道路上变得后劲十足。

打响丝苗米品牌,做好“米”字文章

2022年11月10日,在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现场举办的黑龙江大米节品评品鉴颁奖仪式上,兴宁市本土企业广东米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丝苗米“19香”获得籼米组金奖,成为广东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农业企业,使兴宁丝苗米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广东米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9香”获得2022年黑龙江大米节籼米组金奖

广东米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9香”获得2022年黑龙江大米节籼米组金奖

“兴宁丝苗米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种植层面,而是要从品牌打造方面增加产业竞争力。”兴宁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党组成员钟学文告诉记者,推动兴宁市丝苗米品牌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为了推动丝苗米品牌建设,兴宁市谋划建设丝苗米产业园,涵盖大坪镇、叶塘镇、新陂镇、宁中镇、永和镇5个镇。建设包括丝苗米名优品种筛选提升、烘干仓储、精深加工等七大重点工程、14个项目。2019年,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按照“一园、三心、多基地”的空间布局方案,产业园总投资2.48亿元,规划建成3万亩的标准化优质丝苗米种植基地,目标直接带动1万户农户从事水稻种植,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并且吸纳周边村民就业,预计提供工作岗位2000个,带动农民达1.2万人。

如今,产业园内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9家,家庭农场68家。借助政策东风,兴宁丝苗米产业规模和品牌号召力不断提升。目前,兴宁市涌现出“富裕香米”“绿旺丝苗”“经典围龙”“齐昌红”“金谷”“家旺”“八斗种”“瑞福生态硒米”“振隆古塘富硒大米”“味多来”等一批较具名气的特色品牌,品牌效益逐步凸显。

“产业园的建设调动了很多农户的积极性,随着兴宁丝苗米的品牌的逐渐建立,销路将会越来越宽。”钟学文表示,接下来,将力争把兴宁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品牌丝苗米发展区、全省粮食现代化发展核心区、粤北山区农业强镇与乡村振兴样板区、粤北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辐射带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速转型升级,为加快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苏晓璇 段凤桂

【记者】赵继林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谢晓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