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会议精神,近日,荔湾区各街道纷纷积极响应,展望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计划,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上下一心、团结奋进,为实现荔湾区“GDP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力争达到600亿元”的目标贡献力量。
西村街✦
划重点:打造“两园一路”新经济引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努力打造“两园一路”(创意园、光华厂和以悦汇城为核心的西湾路)新经济引擎。着力优化西湾路、西增路、广雅路示范路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速。
大力推进海樾荟、柴宝里建设和招商。加快推进西村街在建改造项目,重点抓好光华厂改造产业园、轻工产业改造、柴宝里科技园区升级改造以及财荟大厦科技园区等4个项目的升级改造,打造悦汇城商业地标。
加强政企联动。加大对重点潜力企业的走访暖企频率,成立街道招商引资大讲堂,街道领导当好“首席服务官”,每月2次主动入企,为企业讲解最新惠企政策,提供“主动对接、全程跟踪、精准定制”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办理审批手续,快速投入生产运营。
多宝街✦
划重点:打造“一核三圈”,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依托以永庆坊为核心,以恒宝广场、领展广场、水产市场为外围商圈的“一核三圈”商业载体和以地铁1号线、6号线为环线贯穿而成的“1小时都市圈”,牵线搭桥促进企业相互交流,共谋发展商机,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计划正式启动黄沙水产市场搬迁后原址升级优化改造筹备工作,力争搬迁后无缝对接进行项目升级,打造集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地标。同时充分发挥多宝地区商会平台作用,推动多宝地区商界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带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昌华街✦
划重点:聚焦市政项目建设,推动专业市场升级。
项目为王,聚焦专业市场升级。推进商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新风港、星洲源等国有企业改造升级,加大对中山八路童装市场、黄沙大道干果市场、荔河商贸等专业市场的扶持力度,助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平台,夯实经济发展阵地。坚持把永庆坊商圈、泮塘片区等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空间,通过精准引入非遗、潮流文创、文艺空间等优质文化业态资源,重点提升荔枝湾—荔湾湖—泮塘五约文旅片区核心吸引力,打造集“特色民宿、文化展示、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文化聚集地。
服务为民,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如意坊隧道项目年内将建成投入使用,街道还将配合力争如意大桥东桥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逢庆、昌华苑社区和昌华大街微改造工程,着手准备如意坊渔栏大街片区微改造,配合恩宁路历史文化保护活化利用项目、泮塘西关记忆等在建项目,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提升社区的宜居度、宜商度和宜游度。
海龙街✦
划重点:深入实施“1带2区3村4路”建设。
“1带”:打造龙溪大道产业带。发挥区汽车服务行业协会平台的行业辐射力,推动龙溪大道沿线汽车销售、维修行业主体联动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汽车销售额过百亿。
“2区”:推进花博园区和海龙围科创区建设。坚持农地农用,用好直播电商、生态研学等新模式、新路径,促进花卉产业创新发展,擦亮花博园品牌。紧盯海龙围科创区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细4个牵头项目,16个配合项目,9个属地项目建设任务。
“3村”:稳步推动三个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村道升级、“三线”整治等基础设施微改造。加快海北、龙溪经济联社城中村改造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落地,力争年底启动复建房片区征拆。
“4路”:做好四条主要道路建设。加快旧龙溪路升级改造工程树木迁移、管线施工;加紧推进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增滘段征地拆迁;加快海龙围科创区龙溪大道地块周边道路工程施工;打通规划十二号路,连通水秀一路、龙溪中路,贯通环城高速辅路大动脉。
石围塘街✦
划重点:推动两大明星产业提档升级。
致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如意一期、二期及白鹅潭大道征拆,做好广佛二期建设后半篇文章,全力推动石围塘片区、塞坝口组团的土地整备及开发,加紧锦桂地块、山村联社地块洽谈,推动茶叶商圈、花卉市场提档升级。
致力城市能级提升。“一叶茶”“一束花”是石围塘驰名全国的特色产业,围绕两大特色产业,石围塘将专注做好基层治理“绣花功夫”,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域广佛同城化发展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治理环境、品质环境。
【来源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元源 综合自各街道】
【图片 各街道、荔湾发布往期】
【编辑 黄文浩】
【审核 何不菲、丘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