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东莞市人民医院:以高质量医疗服务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东莞
+订阅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东莞“两会”的热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蔡立民表示,“作为东莞唯一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以高质量医疗服务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以校地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为契机,建设一流医学学科。近日,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医院肿瘤科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资金500万元。此前,10个专科入选2021—2022 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数量在全省地市级医院名列前茅。挂牌成为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训基地。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7名。

建设前沿医疗技术高地,2022年共审批完成21项医疗新技术,其中5项填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技术空白,2项属于国内先进,9项属于省内先进;共审批13项护理新技术,其中7项为省里先进护理技术。全年东莞市应急抢救快速移动单元共救治患者68例。完成骨髓移植病房改造并投入使用,逐步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完成手术机器人设备配置许可证审批。

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2022年获得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年度立项数历史性突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项目8项,粤莞联合基金项目15项等一批省部级课题;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37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5篇;新增专利33项。新增10个由东莞市科技局认定的市级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推进BNCT临床研究的开展,生物样本库已完成工程建设,BNCT治疗中心楼已完成主体建设,SPF实验动物中心已完成设计及施工招标。新增GCP项目51项,为历年最多。

建设高端医学人才团队,2022年新增引进2名高层次科研人才;3名学科带头人、2名学科骨干;柔性引进人才及团队共15人(个)。全年引进博士17人,已进站博士后32人。临床医师研究生比例提升至41.63%,护理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60.4%,人员学历结构持续优化。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增东莞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培养项目1个、东莞名医项目3人、医学领军人才项目6人、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项目7人。

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章程》正式发文执行,基本建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并落实《东莞市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设立东莞市慈善会红楼仁爱慈善基金,助力东莞市卫生慈善事业的发展。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入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二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上线云影像服务,持续优化群众就医体验,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在建设辐射带动网络方面,2022年成立3个市级专科联盟和新增1家以慢病管理为主的医联体合作单位,并积极探索多种医联体合作模式。双向转诊下转总人数对比2021年提升15.65%。继续推进东莞市远程医疗中心、东莞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建设。

蔡立民表示,市人民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今年市“两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快干、实干、苦干,看准了就干”,做到五个聚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聚力增强党建引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教育为基石,以组织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以群团建设为纽带,在戮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上开新局。

聚力加快科技创新,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能力,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争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力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实现新突破,做好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和管理,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在助力建设科创制造强市上开新局。

聚力保障医疗质量,坚持不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打造医疗中心新支柱,开发前沿技术新领域,推动护理服务持续改善,完善药事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升级医疗服务流程,在健全完善医疗安全体系建设上开新局。

聚力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营管理效率,推动重点项目再提速,在构建科学精益运营管理体系上开新局。

聚力深化内涵底蕴,夯实后勤保障,履行公益责任,锤炼医院文化内涵,在提升患者与职工满意度上开新局。

【记者】欧雅琴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