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程小华:建议建立全市休学学生康复机制

南方+ 记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调研显示,因心理问题造成休学的学生人数较多,尤其是初中生占比较大,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等。

针对这一问题,东莞市政协委员,民革东莞市委委员,东莞市江西商会名誉会长程小华做了深入走访和调研,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东莞市建立全市休学学生康复机制,帮助这些孩子尽快度过成长中的特殊时期,逐步回归社会、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程小华认为,处于学龄段的未成年人,一旦脱离学校便会失去其社会角色,生活缺乏秩序和监管,且休学之后无处可去只能长期居家,生活进一步紊乱。

程小华表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正值开学季,是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高发期,不少学生开学没几天就要请假甚至休学,要建立一个康复机制,让这些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帮助、尽快回归校园,休学不是休息,而应该成为一个心理康复的过程。”

为此,程小华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政府统筹,建立休学学生康复机制。

政府统筹,建立休学学生康复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探索成立休学学生康复中心,该中心收治休学在家需要康复的学生,所有收治学生学籍保留在原来学校。中心以学生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康复为主要目标,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康复后返回原学校就读。

政府通过评估和考核,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从政策引导、资金帮扶、场地租赁、人员参与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部门推动,加强全市休学学生管理。

(1)学生休学后,各所在学校要加强跟踪管理,包括了解现状和定期回访等,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要做好统计,并定期听取学校汇报,做好监督管理,了解休学学生情况。

(2)市教育部门定期通过线上等各种形式,组织休学学生家长会或家长课堂,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开展青少年心理问题主题学习,提升家长的教育及陪伴能力。

三是行业助力,整合全市心理咨询师资源。

市教育局牵头,联合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心理卫生协会,整合有资质且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经过考核筛选进入机构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疗愈,另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行业资源,为社会心理咨询师提供工作资源和工作机会。

四是多方联动,建立“学校—医院—心理康复中心 ”三方“转诊”机制。

当学生在学校出现主动休学或被动劝学的情况时,学校首先要求家长去相关医院心理科取得诊断和休学证明,经诊断符合康复条件的,进入心理康复中心进行康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后,学生去医院复诊,获得复学证明后返回学校。

【记者】薛屏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