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是深圳金融发展的起点,诞生了中国内地第一家港资银行,第一家上市银行等多个全国第一。
如今,红岭集聚了罗湖80%的持牌金融机构,是深圳“南连、中优、东进”发展战略的一个交汇地,也是深圳金融业“一城、一街、一带”三大金融增长之一。
未来的红岭,将蝶变为“深圳金融高地”,在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个“新”展现蝶变的红岭
在2月8日举办的“深圳创投日”罗湖专场上,罗湖区常务副区长左金平现场作“蝶变红岭”综合推介,聚焦“一城一街一带”总体布局中的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立足红岭金融的先发优势与深港交流、战略交汇的区位优势,以空间焕新、产业更新、行动启新、深港创新的视角展望红岭发展未来。
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规划布局了多个重大更新项目,预计释放超50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红岭北笋岗片区将打造“新罗湖会客厅”,招商中环、城脉中心等高端办公、商业消费综合体连片成势,规划建设陆地纽带、空中连廊、星光跑道,开展建筑立面改造,助力产业带空间品质焕新。
红岭南蔡屋围片区将以荔枝公园为生态基底,实现公园与大剧院无缝衔接,打造“公园里的金融街”。产业带沿线规划500米以上高塔3座,300米以上高塔7座,拔地而起的新晶都、新寰宇等将与京基100、地王大厦等城市地标共同铸就最美“城市天际线”。
产业更新方面,通过产融结合,金融业赋能罗湖优势实体产业加速发展,红岭南以蔡屋围金融总部集聚区为引擎,带动现代商贸业、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红岭北联动清水河总部基地,助推软件信息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20+8”产业集群发展;红岭路周边布局东门、人民南、蔡屋围等5大特色消费街区。产业带已形成“金融+商贸”、“金融+服务”、“金融+消费”、“金融+战新”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格局,贡献了全区四成的GDP和一半的税收。
行动启新方面,出台《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谋划未来三年罗湖金融业发展,明确构建“一带五区”发展格局,推出总部集聚、创新引领、深港合作、赋能实体、生态保障、风险防范等6大行动,重点打造财富管理集聚、数字人民币产业、私募量化交易、保险创新试验、黄金金融特色等5大产业载体,助推罗湖金融业固本强基、创优争先。
深港创新方面,依托毗邻香港、辐射湾区的优势,罗湖全国试点首发“数字人民币红包”;面向香港居民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测试;在全市首批“跨境理财通”20家试点银行中,罗湖占据9席;首批“监管沙盒”8个项目中,罗湖4项入选,3项涉及跨境服务;完成全国首批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试点工作;与深圳人行共同实施“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在境外卡使用、外汇业务办理、扩大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理财、跨境收支等领域探索创新,进一步便利跨境金融服务……
红岭金融五大产业载体宣布启动
此次创投日,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重磅推出五大金融产业载体,包括财富管理集聚园区、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区、私募量化交易园区、保险创新试验园区、黄金金融特色园区。
“财富管理集聚园区”依托笋岗片区新地标集聚财富管理机构,面向深港万亿级财富管理规模,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全力打造深港财富管理核心生态圈;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将联合金融机构组建产业联盟,出台专项政策,集聚国内数字人民币和金融科技龙头机构与头部企业,持续引领数字人民币应用创新;“私募量化交易园区”将联合头部券商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量化交易服务,提升证券市场活跃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万亿级量化私募机构集聚地;“保险创新试验园区”将推动保险企业产品创新,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深港融合,引导千亿保险资金参与创投,助力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黄金金融特色园区”将建设黄金珠宝现货交易中心、黄金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黄金金融业务创新中心、民间黄金储备流通中心,打造黄金珠宝产融结合示范高地。
【撰文】祁觊
【通讯员】陈佳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