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冲刺,唯快不破。
2月7日,阳江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隆重举行。244个总投资1246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重大基建等多个领域的重大项目,这也是时隔两个多月,阳江再次举行重大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
此刻,阳江比任何时候都渴求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仅是阳江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更是阳江破解瓶颈、突出重围、浴火重生的根本出路。
一股“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在阳江快速传递。阳江市委、市政府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动观念大更新、作风大提升、工作大落实,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劲头,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精神状态和干事热情,全力推进阳江高质量发展。
热闹的会场内外传递出清晰的发展信号:点燃重大项目“强引擎”,通过主动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阳江正以一往无前之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前行。
动起来!阳江速度 令人惊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几天,阳江很忙,干劲十足。
1月28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的当天下午,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别由市领导牵头,迅速召集包括企业家代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分成7个小组进行座谈,聚焦制造业发展、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等多项热点问题,共同擘画阳江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1月31日,阳江又马不停蹄召集各县市区“一把手”作工作汇报,研究思路,解决问题。一周之后,经过精心准备,一场内容丰富,深刻影响阳江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举行。
244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246亿元,这些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重大基建等领域,涵盖范围广,科技含量高,服务功能强,为阳江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更为全年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前行拉开序幕,必将成为拉动阳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增强发展后劲的“强引擎”。
以政府帮扶市场主体服务机制——阳江市“政企直通车”正式启动为标志,阳江以更高的标准创优营商环境。阳江深知,企业是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阳江的高质量发展。此刻,阳江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政企同心,上下同欲强合力的重要性。
披星戴月,方可九天揽星月。以何种状态开局、以怎样劲头起跑,将决定未来收获什么样的事业。新春伊始,阳江速度之快,令人惊喜。
这是一座有着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的滨海之城。正是借助着“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恒心与韧劲,近年来,阳江加紧构筑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和新型建材、五金刀剪、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百亿级优势产业。
锚定高质量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抓落实,阳江才会赢。
大战当前,有爬坡过坎之难、风急浪高之险、闯关夺隘之艰。睿智的阳江已经找到了答案:突出制造业当家,以国际风电城建设为牵引,实施“千百十”等5大工程,做大做强“3+6”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着力筑优发展平台,科技创新汇聚新动能。
今年,阳江将按照“三年工程两年干”要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总投资2883.4亿元、年度投资413.3亿元的112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着力稳定和扩大投资,强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从制造业到交通基础建设,再到前沿科技,阳江重点项目火力全开、全面开花,共同构筑成项目撬动有效投资的坚实基础。
阳江,正全面吹响新一轮发展冲锋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干起来!“擂台赛” 亮点纷呈
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定是一条需要迈过重重险滩、陡坡、难关的艰辛道路,比的是决心、干劲、勇挑大梁的胆识和能力。
在此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 ,阳江市各县市区和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亮承诺表决心,竞标争先、赛龙夺锦,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项目提速、为企业解忧,阳江各县市区“擂台赛”大比武,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江城区将狠抓工业发展,力争全年工业园区扩园3.8平方公里,全力打造白沙银岭工业小镇,建设智能家电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加快建设中国厨房用品制造名城、广东(阳江)百亿激光光谷、阳江最大电商基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
阳东区则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力争全年引进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140亿元以上,推动“1+3+3”产业集群尽快成形。同时,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省级高新区,积极谋划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和合作园区。
阳春市以产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动工”改革探索成功为契机,以“保姆式”服务助推项目跑出“加速度”,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总投资421.5亿元的64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阳西县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加快推进能源、交通、教育、卫生、水利等总投资约123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按照“一个产业链一支招商团队”的思路,阳西县成立三个专业驻点招商团队,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招商推介会,充分发挥各地商会和乡贤的作用,形成全县上下共同招商的“大招商”格局,力争全年引进项目超50个以上。
海陵试验区将以税收为导向,通过规划建设海陵预制菜观光旅游产业园,加快闸坡世界级渔港项目建设,谋划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配套工程,积蓄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同时,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建设高端酒店群,力争万豪等酒店在今年年底正式开业。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将竭尽全力强工业。着眼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发展壮大。同时,提升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引进国内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争取早日实现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比决心、比干劲,比勇挑大梁的胆识和能力,比招商的魄力和服务力。
走出去,引进来。阳江各县市区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会上还举行了阳江市招商队出征授旗仪式,来自市区两级的招商团队将围绕阳江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加强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委托招商,招引一批产业契合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2023年,阳江给自己设定的GDP增长目标为5.5%以上、力争6.5%。各县市区的规划都直指一个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有坚定制造业当家的航向,有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改革,有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有大招商、招大商的魄力,是发展目标更是行动方案。
活起来!“量身定制” 当好后盾
阳江市“政企直通车”的正式启动,是此次大会的又一亮点。
这项旨在全力搭建务实管用、协同高效、指挥有力的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主渠道主平台,标志着阳江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四大服务措施,快速响应、全程帮办、市长面对面和争先排行榜,都是“量身定制”的企业服务,阳江以此向全球市场主体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赤诚之心”。
“阳西金龙鱼金厨项目是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投资建设的第二个综合型调味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以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项建设得以快速推进,目前一期项目已试产。”金龙鱼金厨(广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惠海对阳江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由衷点赞。
心安处是吾家。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压舱石。项目的建设落地,在审批过程中还需要调动多个职能部门的支持。
工信部门将落实好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的全过程跟踪服务。
商务部门将打好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写实内贸外贸、线上线下、城乡产销“协同融合”大文章。
海关部门将大力推广“提前申报”“先放后检”“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措施,为辖区重点企业“量体裁衣”开展指导,第一时间疏堵点、解难题,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
“我们将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各项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企业’,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生动局面。”阳江市委、市政府给广大企业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照通行”改革,拓宽商事登记“就近办”“秒批秒取”渠道,推广“一件事一次办”模式,全面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阳江正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抓营商环境,在行政效能提速中“破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当好最强后盾,让企业家们放下包袱去干、放开手脚去闯。
阳江之变,贵在服务。
抬望眼,漠阳大地春常在,人勤不负好时光。
阳江港码头作业繁忙,万吨巨轮来往不断,广湛高铁施工春节不打烊,“南海I号”沉箱活化利用展示区正式启用,旅游业节后热度不减、人气更旺,餐饮、零售等消费大幅回升,浩荡的春风充盈阳江每个角落。
天道酬勤,潮起漠阳。这是个没有“年后综合征”的春天。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发展不等人!穿过层层迷雾和万重峡口,阳江满舵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撰文】赵强
【通讯员】李孔青
【图片】宋福亮 敖卓俭 谭文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