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医疗兴,田地金融活!帮扶工作队助力长岐镇乡村振兴

南方+

复种撂荒耕地、实施教育医疗帮扶、落实金融帮扶工作……自广州市白云区派驻吴川市长岐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以来,帮扶工作队在长岐镇党委领导下,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积极主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了解当地的经济、产业、人口、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情况,认真谋划推进帮镇扶村工作。

示范片区带动▶▷

全镇超1800亩撂荒地成功复耕

驾车从沈海高速浅水出口往吴川方向驶出,沿路可以发现大片荒废的田地。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外输,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排水灌溉系统不完善,导致大片良田变荒地。“了解到长岐镇存在大量撂荒土地后,我们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建议,共同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通过复耕复种撂荒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帮扶工作队队长辛忠海说。

2021年下半年,长岐镇通过全面推进土地流转等方式,积极盘活撂荒耕地,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新农业和创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镇已有1800多亩撂荒田地成功复耕。

长岐风光。欧伟建 摄

“位于洪江村的吴川市(长岐)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先导示范片区项目占地1000亩,农田保护田300亩,一般农田700亩。一期种植研发基地撂荒耕地复耕项目已投入资金约600万元,复耕面积约500亩,以主粮农业为主导,同步开展冬种生产作业,种植玉米、草莓、菜心等经济作物,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提质。”辛忠海介绍,该示范片区项目实行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种示范种植,旨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生态体系,计划总投资3000多万元。

经过不断地发展和谋划,荒地变良田,绿油油的时蔬长势喜人,农田一派生机盎然,一个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片区已初见规模。据种植研发基地负责人介绍,该示范片区项目引进了技术合作团队,并建立了以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支点的技术平台,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管理,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我们通过示范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肖山村450多亩和良村300亩撂荒耕地成功流转,正在加快推进复耕工作,实现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三赢’目标。”辛忠海透露,目前,多曹村100亩荒地的流转事宜也正在洽谈中。

不负农时不负春,基于目前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成果,接下来,帮扶工作队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协助长岐镇大力引进合作社,全面扩大撂荒耕地整治规模,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教育医疗帮扶▶▷

帮扶困难学生1305人次

帮扶困难学生、“微心愿”“明课堂”“光明行”义诊……一年来,帮扶工作队多措并举同步对长岐镇实施教育帮扶和医疗帮扶。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实施教育帮扶重要且必要。”辛忠海介绍,组团帮扶单位云城街通过争取广州市白云区君富商务中心的资源,成功帮助了1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在读初中、高中(含职中)学生,“自2022年1月1日起,帮扶工作队连续三年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进行帮扶,免除困难家庭学生的后顾之忧,也为长岐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提供强大助力”。据统计,截至目前,帮扶工作队已帮扶困难学生1305人次,落实帮扶资金52.56万元。

无独有偶,为落实教育帮扶工作,组团帮扶单位江高镇积极开展“微心愿”“明课堂”等活动。辛忠海介绍,“微心愿”活动旨在帮助困难学生实现小小心愿,助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明课堂”则是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保护好学生视力。在开展“明课堂”活动中,江高镇商会单位广州市宝绅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捐赠1万元助力肖山小学灯光篮球场项目建设,提升肖山小学篮球场的有效供给;江高镇商会单位广东先朗照明有限公司则捐赠价值2.1万元的600套节能灯管专项用于改善良村和肖山村共5所学校的照明条件。

长岐镇乡村振兴“光明行”义诊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微心愿”教育帮扶活动中,据统计,帮扶工作队已完成20个家庭相对困难学生的心愿收集,并实现部分“微心愿”,将持续组织联系江高镇辖区内企业、党员进行认领。“我们已帮助困难学生实现了拥有篮球、运动服、演出服、护眼灯、保温杯、书包等小小心愿,帮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辛忠海表示,目前,帮扶工作队正密切关注、跟进和助力肖山小学筹划新建教职工、学生食堂,完善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

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帮扶是最有效、最直接、最长远的措施。帮扶工作队秉承着“躬身入局,教育先行”的理念,通过教育帮扶点亮乡村振兴之路。除了教育帮扶,帮扶工作队还积极组织开展“光明行”义诊活动,落实医疗帮扶工作。

“我们与广州市派驻吴川市覃巴镇帮扶工作队协调,联系了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及吴川晞尔康眼科医院到长岐镇为60岁以上的白内障老人开展‘光明行’义诊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眼睛检查和手术,义诊全过程都是免费的。”辛忠海透露,“光明行”义诊活动共完成术前筛查、诊治225例,进行白内障手术9例。

落实金融帮扶▶▷

协助惠农e贷放款超166万元

农村产业发展缺资金,金融帮扶来帮忙。自进驻以来,帮扶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以真诚服务为纽带,将联建共建、驻镇服务、宣传培训、宣讲辅导及走访慰问相结合,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的“神经末梢”,积极服务好农民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以实际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激发乡村发展动力。

“在入户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农民拥有良好的农业技术,但是因为不了解当下的乡村振兴金融政策,也不懂得如何进行银行贷款,受制于资金缺乏的难题而无法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产业水平也无法进一步提升。”辛忠海介绍,针对各农户的实际情况,帮扶工作队因策指导,在普及金融政策的同时,细心耐心指导农户提交相应材料申请贷款,既提高贷款成功率,又增加贷款额度,帮助农户解决后顾之忧。

工作队到群众家调研情况。受访者供图

此外,帮扶工作队还通过召开宣讲会、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惠农金融政策,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村民用好金融政策,发展壮大产业项目,拓展经营渠道。目前,帮扶工作队已在长岐镇举办金融服务政策集中宣讲会3场,金融下乡活动4场,实地走访调研企业25家次,指导农户32户次,并利用下乡调研、走访慰问等形式,对辖区的15个村(居)“两委”干部开展金融服务政策宣讲。

撬动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做好金融服务,有效提供金融帮扶,帮扶工作队与金融助理主动对接中国农业银行吴川支行,积极沟通协调,加强互动互联。“去年11月初,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吴川市长岐镇安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存在贷款困难,便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由驻镇金融助理李洪勉将实际情况向中国农业银行吴川支行反映。”辛忠海透露,收到反馈后,吴川支行加班加点进行信贷流程操作,并于2022年11月23日为该合作社发放贷款17.7万元,及时解决农民经营资金困难,为农业生产经营注入金融“活水”。

目前,帮扶工作队已协助惠农e贷放款7笔共计166.5万元,小额扶农贷款3笔共计12万元。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开展乡村振兴金融政策及惠农e贷建档宣传活动,跟进后期调研情况,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

【撰文】陈玮琪

【通讯员】吴海珠

编辑 陈海兰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