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苑举正的第一个大陆春节:乡音不改,赤子归心

南方+

祖籍山东,苑举正说着一口流利的山东话。

父母70多年前举家迁往台湾,一直保持山东人的生活习惯。在苑举正的记忆中,父亲与家人聊天,三句话不离山东。

2020年10月,他在台湾大学的课堂上公开表达爱国之情,被很多人熟知。

去年,他因休假研究到大陆待了大半年,在广东过了第一个春节,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他回顾了这半年的生活经历,也谈及个人愿望。

公开表达爱国之情走红网络

1960年,苑举正生于台北,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在台湾大学担任哲学系教授。

他的父母都是山东人,70多年前到了台湾。童年记忆里,父母没有一天过的不是山东的日子,没有一天不想回到山东老家,这让他和弟弟从小耳濡目染,对故乡从不陌生。

34年前,大陆刚开放返乡探亲不久,苑举正在欧洲留学,他曾陪着父亲从欧洲一起坐飞机到上海,然后回到了山东老家泰安宁阳县探亲。

这是老人刻在脑海里的回家路,苑举正也记得清楚——到上海搭火车到兖州,兖州有火车站,坐火车到磁窑,到磁窑后再转小车,最后到刘家楼。

耄耋老人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这趟寻根之旅,也让苑举正有了真实的记忆。

此后,因为研究的关系,他经常往返于大陆和台湾,对大陆逐渐熟悉。

2020年10月,一个苑举正在课堂上的视频在网络广泛流传。视频里,苑举正听闻学生是大陆来的后,强调道:“非常好,祖国来的非常好,感动得不得了,我喜欢!”

短短视频收获了极高关注,他也公开表达:“大陆就是祖国,我甚至不认为只是我的祖国,而是我们的祖国。”此后,苑举正的爱国之情被更多网友所熟知。

去年,他申请休假到大陆研究,在大陆待到现在。

游历全国各地,完全身份认同

去年7月27日,苑举正到了青岛,在飞机上听到的全部都是山东话,让他感觉亲切得不得了。

家乡的感觉一下又回来了,“我很想跪下来亲一亲这个地啊,找到根了,我在台湾没有根啊。”有媒体跟拍他这一趟行程,面对镜头,苑举正难掩激动。

这一次返乡,他沿着父亲告诉他的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点。在泰安宁阳老家,亲戚们的淳朴和热情同他当年随父亲返乡时一样。

父母的老家离黄河不远,他在黄河边告慰双亲的视频也让无数人动容。

“爸爸 妈妈,正儿回来了,回到黄河边上了,你听得到我跟你说,我跟小民(苑举民)在台湾,没给你们丢人了。”

这半年,他大部分时间在成都,期间去了不少地方,北京、南京、重庆、泉州……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大陆发展建设的迅速。

再从台湾到大陆,苑举正最大的感受是“忘我”,主要是故乡的追忆比较完整,自己完完全全的身份认同,这也是他本身的兴趣所在,乐于告诉其他人,客观了解大陆。

盼为两岸关系做积极建设

今年春节,他和朋友一块在广东过年,也看了热门电影《流浪地球》。

他说在台湾过年时,很多习俗和广东一样,“唯一感受不同的,在我们山东,拿压岁钱都得磕头。”

在大陆,他每天都没有闲着,拍摄网络节目、直播等,苑举正如今是视频网站的一位知名Up主。

他的视频话题主要关于时事,从最近的时隔3年小三通复航、麦肯锡当选美国议长等,在他看来,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外在事物,如今时局不断变化,视频是很好的记录。

他经常在视频节目中表达对祖国的认同。“‘九二共识’是国际共识,个人无权干涉,我的视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说明大家都是接受这个想法和观念的。”苑举正说。

他反复强调,对于两岸关系,自己的立场从来不变,他也希望未来能到大陆讲学,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一点积极的建设。

【记者】曹嫒嫒 王越莹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