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高启盛暗藏的人物性格分析

深圳市康宁医院
+订阅

开年扫黑大剧《狂飙》凭借精彩曲折的剧情和惊艳四座的演技,

获得了大众的掌声和喝彩,

豆瓣评分也是一路狂飙到目前的9.1分,

由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更是圈粉无数,

甚至有网友调侃:建议查查,不像演的。

不过吸引我关注的角色并不是哥哥高启强,

而是外表斯文却做事疯狂,让很多人恨的咬牙切齿的弟弟高启盛。

接下来带着大家一起细品高启盛的人物个性。

出生次序效应

01

相比哥哥高启强好多人会不理解,同是一个妈生的,为什么高启强果敢有谋略,而高启盛却从省理工大的高材生变成了“疯批”,和大哥差距这么大?

根据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中的出生次序效应来分析,高启盛属于“中间儿”

出生次序效应是指由于出生次序不同,父母采取了不同的教养方式,所以孩子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和行为特点的现象。

简单来说,家中的老大是备受瞩目的,

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也是最多的,

但随着其他孩子的出生,

老大也会承受父母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所以老大相对其他孩子的责任感重,有担当,更懂事。

剧中高启强因为父母去世比较早,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与重担便早就抗在肩上。

而老幺,由于是最小的孩子,

毋庸质疑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

父母对老幺也不会有太高要求,

他们从小就认为自己有依靠,所以也不会特别独立。

剧中的高启兰就比较乐观天真,比较符合老幺的人设。

而重点就是中间儿——老二,

上边有老大,下边有老幺,

父母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老二身上,很容易被忽略。

剧中的高启盛在两三岁时就有了妹妹高启兰,

而这个年龄段正是心理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父母将有限的精力和关爱都给了老幺,

期待和要求都给了老大,

所以老二很容易处在一个尴尬的地带,

没关注也没宠爱,所以老二在家里很容易找不到归属感。

而为了寻求这份缺失的关注和爱,

老二通常会多动脑多思考,

所以更容易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剧中高启盛的高材生学历和在哥哥遇到问题时能想办法帮助化解都证明了这一点。

低自尊人格?

02

由于在家里找不到认同,老二就比较想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寻求关注。

高启盛脑袋聪明,

但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上学时被欺负,

进入社会没有那些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混得好。

所以在长期的欺压之下高启盛心理早已扭曲。

尽管他外表看的独立自主、善交朋友。

这就证明了老二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失关爱和关注,就很可能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高启盛就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之下,

导致他缺乏归属感,变得叛逆、自卑,

尽管没有人说他不好,

但他总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顽固、不听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启盛就是典型的低自尊人格,极度敏感,报复心强。对于冲撞过自己伤害过自己的人,会不惜代价予以报复。

甚至当李宏伟在饭桌上嘲笑高启强是卖鱼的时,

也激起了高启盛的报复心。

也正是高启盛的低自尊人格,让他变得扭曲,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毁灭之路。

写在最后

03

当然,

出生次序效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低自尊人格也并不是只有在像高启盛所经历的环境中才会形成,

出生次序效应不能完全影响性格的形成,

但是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为父母,在对待孩子方面要格外注意,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缺少了对他们的关爱;

作为孩子,如果你刚刚好是缺乏父母关注与疼爱,那么希望能自我觉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避免糟糕的事情发生。

同时,还要警惕低自尊人格的形成。


采写编排:健康教育科(宣传办)

投稿邮箱:jkjyk@skh.net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