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哥“谈筋论骨”(三):滑膜炎还是关节炎?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订阅

大家好,我是发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骨外科、关节外科(关节置换与运动损伤专业)的主任医师。发哥“谈筋论骨”第三篇与大家分享。

在发哥的门诊中,常常有患者拿着MRI(核磁共振成像)照片问,“我的关节有积液了,是不是很严重?”或“医生,有人说我膝关节肿痛原因是滑膜炎,但又有医生说我的关节发炎,究竟是滑膜炎还是关节炎?”诸如此类,且听发哥细细道来。

滑膜与关节的解剖示意

在上期发哥给大家提到骨膜解剖中说到,骨膜是包在骨骼除关节外的所有骨头外层的薄膜,言下之意,关节内的骨骼部分是没有骨膜包裹的,取而代之的是关节囊。关节囊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关节滑膜是关节囊最里面一层结构。如果把关节 比如成 人体,那么,关节囊就是人体的衣服,而关节滑膜就是最贴身的“内衣裤”。这款贴身的“内衣裤”(滑膜层)主要功能是分泌关节滑液来减少软骨之间的摩擦力并给关节内软骨提供营养。因此,正常的关节内会有少量关节液。如果各位看到自己的关节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报告单有“关节腔内少量积液”时不必过度担心。

但在病理状态下,如当关节痛风发作、软骨受损、感染、关节内骨折、韧带断裂等等原因出现了关节的炎症,滑膜就会大量增生、充血、水肿,分泌大量关节液。

通过上述讲解后,大家也许会明白:滑膜炎就是各种关节炎症疾病都会存在的病理改变组成部分,而关节积液是关节滑膜炎的具体表现,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会产生不同性状的关节积液,通过穿刺抽取关节积液进行肉眼或实验室检查可以初步进行关节炎诊断(请复习发哥科普第一系列发哥讲关节第十篇:关节抽水与注射)。

● 发哥讲关节(十)

——关节抽水与注射

为了更深理解滑膜炎与关节炎的关系,发哥给各位制作了下图。

关节炎、滑膜炎逻辑关系图解读

关节炎、滑膜炎、各种类型关节炎三者间的逻辑种属关系示意图

☞ 黑色圆圈 代表“关节炎”,包含着各种疾引起的关节炎,表达笼统,临床极少这么诊断。

☞ 几个彩色椭圆形 代表着不同疾病引起的关节炎,临床上最常见是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几种。临床可以单独诊断为“XX关节炎”,而这种关节炎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关节中的表现,如痛风除了“痛风性关节炎”,还有其他部位的相应诊断:如“痛风性肾病”、“痛风石”等相关诊断。

☞ 红色的椭圆形(红色填充) 是几个椭圆的交集,代表“滑膜炎”,滑膜炎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某一疾病的病理诊断。几乎各种关节炎都存在着滑膜炎症病理改变,而滑膜炎表现因病而异。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不再纠缠是滑膜炎还是关节炎了。两者的说法并不冲突,但都较为笼统,医生诊断越精准,治疗越有针对性。现实社会中,个别药厂投其(患者)所好,把药物顺着患者习惯叫的去起名字,如“XX滑膜炎片”等,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作为医务工作者,将患者从医学的认识误区拉回正道责无旁贷,而作为患者要科学用药,不要被药名牵着鼻子走,若有疑问,请咨询专科医师及临床药师。

本期特别声明:纯粹是医学科普,没有针对任何厂家。

发哥科普,讲的不仅仅是医学。

往期推荐

系列一:肌腱还是韧带,傻傻分不清?

系列二:骨膜炎还是肌腱炎?

图文:江永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江永发

编辑:梁嘉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