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2月5日晚,正月十五元宵夜,烟花点缀夜空、彩灯挂满枝头,从大街小巷到文化场所,游人如织,欢乐祥和,每个人都沉浸在元宵佳节的喜悦中。
传统与潮流交织、烟火与诗意共存。当晚,东莞整合优质文旅资源,精心准备“欢乐莞 闹元宵”2023东莞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举办近260项文旅活动,不遗余力地迎接这个一年一度的团圆日,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的新一年重新点燃“烟火气”,为市民留下专属的元宵记忆。
“这会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元宵,此刻我才真正地感受到等待了很久的‘烟火气’回来了,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张灯结彩的街道,让我充满力量。”市民黄先生说。
非遗美食齐上阵,文旅餐饮消费旺
2月5日元宵节,东莞市文化馆大红灯笼高高挂,人声鼎沸,欢歌阵阵,众多市民一家大小来到这里,参与“欢乐莞 闹元宵”系列活动。
当晚,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指导,市侨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侨联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侨心聚东莞 欢乐庆元宵”文化活动也在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中开展,近100名侨商、侨领、侨界高层次人才、归国留学人员代表和归侨侨眷及其家人等,与广大市民一起逛墟市、吃汤圆、品美食、猜灯谜、做花灯,欢天喜地闹元宵。
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在东莞市文化馆东门广场,灯谜会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我们住在附近,听到锣鼓声就过来了。”来自河南的苗先生一家三口早早来到市文化馆,观看过醒狮表演后,就看着灯谜墙上的内容研究许久,对谜底胜券在握。“这些问题都出得挺有意思的,有成语、古诗、网络用语和各种领域的术语,孩子特别感兴趣,好几个我们应该是猜出来了,成就感满满,这样热热闹闹才有年味!”
值此佳节,各镇街的元宵活动现场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从白天热闹到晚上。市民在花山灯海、游园食肆之间,感受东莞的民间文化、民俗非遗,边看、边吃、边玩、边领奖品,度过了一个丰富而精彩的元宵节,也在开年之际带旺了东莞的文旅餐饮消费。
元宵节的上午,大岭山镇鸡翅岭村烟火弥漫,烧鹅飘香,这是“瑞气呈祥,百鹅献寿”——鸡翅岭村元宵节主题活动的现场。村中100多户家里有60岁以上长者的村民报名参加元宵节主题活动,年轻的村民通过亲自烧一只鹅给家里长辈食用,在温馨祥和的元宵节尽显孝心。
在石龙,举行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3年“群狮献瑞闹元宵”醒狮巡游活动。当天一早,不少市民或一家老小相伴,或亲朋好友相约,从四面八方来到石龙政府广场,翘首以盼这场期待已久的醒狮表演。
在万江,滘联社区举办的“龙狮汇舞闹元宵”醒狮巡游表演活动,为社区群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喜庆热闹的氛围溢满滘联的大街小巷。
在桥头,“庆元宵新春赏花骑行活动-社区运动会”系列活动在桥头七彩花田举行,约30名骑行爱好者穿梭在花田中,感受沿途自然风光之美。骑行爱好者热情地穿梭在七彩花田中,畅游于各色花卉之间,感受着一路上微风拂面。
“这次活动玩得很开心,这次活动让经历过疫情的大朗看到了久违的人气,期待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整个大朗人气更加旺回来!”家住大朗的蔡女士在元宵夜带着孩子参加了“欢乐织城 年味大朗”2023年大朗镇闹元宵活动后有感而发。
在红灯摇曳的流光映衬之下,不少市民身穿汉服,尽情享受穿越之旅。旗袍走秀、汉服表演区热力不减,将传统美与潮流美完美结合,文化美与视听美相得益彰。
大井头女子龙舞、巷头木偶戏等大朗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醒狮、麒麟、咏春、武术等传统民俗在一派热闹的气氛中精彩上演,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浓浓的新春氛围和大朗非遗魅力。
当晚,像这样人流里三层、外三层的闹元宵活动,在多个镇街(园区)同步举办,不仅市民玩得开心,做生意的商家也马力全开,在元宵活动现场的各个档口前,市民扎堆购物消费。“很久没有这么旺的人气,这么好的生意了!”在举办元宵活动的大朗镇道盛联合·青创城内,一名餐饮业商家感慨道。
在“烟火气”重燃的开年之际,文旅餐饮业的“消费热”也如约而至。
文博场所闹元宵,传统文化焕光彩
对于爱“下馆子”的东莞人来说,近年来,东莞各大博物馆几乎成了市民节假日首选的公共文化空间。博物馆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使得其在元宵等一类传统节日面前,尤为适配。
今年,“文博里的元宵”无疑是东莞元宵活动中最为典雅、别致的一款。纵观全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纷纷提前谋划元宵活动,文化庙会、夜游博物馆、元宵游园会……深入其中,足可以见,文博里的元宵节让非遗更为火热,也让文旅消费增添新的形式。
挖掘传统莞邑的元宵样貌,成为东莞博物馆元宵活动的共同之处。
“来,把刚刚我们做的花灯举起来拍个照!”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举办的“元宵文化庙会”现场,市民亲手用竹芋粉调制浆糊,用竹篾扎灯骨,再固定彩灯、贴花纸、刻图案,不到20分钟间,一个颇具节日特色又有地方风俗的花灯便跃然现实,非遗也被市民带回了家。
“元夕张灯”是节日传统习俗,东莞莞城一直以花灯闻名,其制作技艺是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项目。“元宵文化庙会”开设非遗文化区、灯谜赢奖区、莞邑美食区、汉风游戏区、精美手作区。其中,包含花灯制作在内的非遗文化区人气最旺,其中还设有剪纸艺术、莞香制作、莞草编织、茶山公仔制作等体验活动。
离可园不远处的东莞市博物馆里,“元宵夜游博物馆”活动接连办了两晚,其火爆程度,从预约进馆名额刚一放出便被一抢而空,就可见一斑了。
东莞市博物馆一楼后院化身成为“祈福迎春游园会”,棵棵桃树展开花苞,个个灯谜悬空刮起,一班人马落座,边唱起了元宵主题的粤曲小调,拉满了整个馆里的节日氛围。游园会上,市民寻找“文物签”,猜“元夕灯谜”,还在桃花树上挂起新年愿望。一个小男孩在树上挂好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快快长高”……
另一边,鸦片战争博物馆举办了“草木绘彩送吉祥 通草画意迎新春”——博物馆元宵奇妙夜活动。20组亲子家庭身着古装,在博物馆里赏《草木绘彩——馆藏通草画新春特展》、猜灯谜、穿古装、做游戏,开启博物馆亲子奇妙游,在通草水彩画中寻找的清代“年味”,抓住节日的尾巴过了一次古代春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2月5日晚,《节气小讲堂》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开讲。紧接着便是“五彩绘花灯”活动,花灯将会以白兔作为主要元素,市民亲手体验传统手工活动,完成拼装、勾勒、上色等各个环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元宵节花灯。
“相传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松山湖望野博物馆里,市民手提花灯,在听完灯谜起源后共同探索灯谜,破解出了不少有趣的“弦外之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博元宵盛宴”还送到了博物馆之外。东莞市博物馆“现身”万科皇马郦宫、市行政中心广场(莞香印巷),分别举办了《“从木匠到大师”齐白石艺术人生教育展》和“拓桃花坞年画”活动,邀请市民现场学习、体验临摹“白石虾”、体验齐白石墨梅作品套色。
在东莞各个博物馆里,传统元宵习俗正从历史典籍中“活起来”,非遗文化正从节日里、博物馆中,走进市民家中、心里。
潮流活动迎佳节,演出露营诚意足
在大朗镇道盛联合·青创城,一个室外舞台被搭起,大井头女子龙舞、巷头木偶戏等大朗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醒狮、麒麟、咏春、武术等传统民俗在一派热闹的气氛中精彩上演,赢得前来观看演出市民的阵阵喝彩。
这是“欢乐莞 闹元宵”2023东莞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乐织城 年味大朗”2023年大朗镇闹元宵活动的一个侧面。今年,大朗以“非遗+潮流文化”为特点,突出“潮”“暖”“古”,将传统元素与潮流文化巧妙结合。
当晚,“潮流东莞·火柴盒”东莞(大朗)城市艺术time——穿越古集闹元宵专场演出如约而至,演出将传统和潮流完美融合,古典舞、国潮民乐、童声合唱不时给市民带来各具特色的视听盛宴,全体演员更是身着汉服上演了一场国粹芳华,让广大市民见识了不一样的“国潮”魅力。
除了大朗,为了迎元宵,全市上下共举办超40场“火柴盒”演出。在松山湖,“兔个精彩”松山湖“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经典音乐共闹元宵分别在通湖礼廊和松山湖万象汇精彩上演,一曲曲经典民乐扣人心弦现场高潮迭起,气氛十分热闹;寮步镇与本土潮玩品牌联合打造吾独友偶·2023年“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 “欢乐莞 闹元宵”寮步镇流行音乐会,打造香市潮流品牌;“潮流东莞·火柴盒”东莞(麻涌)城市艺术Time在麻涌古梅农业生态园举行,市民一边围炉煮茶,一边欣赏音乐会,踊跃参与趣味灯谜竞猜,赢取丰富礼品;在东莞市文化馆火柴盒1号营地,星星点点的灯笼缀满了树梢,也映照在很多人的脸庞,“与我同在守护着我的爱,我不会孤单在人海”唱出了归属感,也让生活在东莞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家”的温馨……这个去年4月诞生的潮流“新名片”,如今在每个佳节为东莞人带来温暖。
在相隔不远的南城莞香印象旁的绿地广场,不少市民正沉浸在潮流生活场景中。元宵节当天,“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影像莞专场与第八届市民摄影周开幕式暨影像莞之夜深度融合,活动现场设有魅力文化营地、微醺营地、市民休闲营地、春日趣玩营地等多个区域,为市民打造沉浸式游玩新体验,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互动。
乐享运动、健康、新潮、休闲的美好露营生活,是不少市民对于本次活动的最大感受。一位带着一家四口参与露营节活动的市民尹先生表示,他周末经常带着家人在莞香印巷一带游玩,让孩子在市中心的绿地上肆意奔跑、亲近自然,再找家小店,喝喝茶、聊聊天,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今天恰逢元宵节及周末,没想到来到这里刚好遇上露营节活动,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尹先生感叹道。
主办方介绍,“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作为东莞三大潮流品牌之一一直深受市民喜爱。本次“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影像莞专场以“打造城市精致露营+潮玩+摄影”为主题,把生态露营搬进城市里,增添了节日气氛之余,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进一步释放市场消费潜力,以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龚名扬
【文字】章倩倩 龚名扬 马新杰
【图片】龚名扬 黄伟兴 各有关部门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