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胜:三个维度看广东复合肥变迁!

农财宝典
+订阅

广东用肥量最大的两种作物是什么?可能许多农资人都回答不出来。广东天禾股份有限公司配送网络部副总经理陈家胜认为是:水稻和桉树。

2月4日,立春节气。俗语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当天,天禾股份陈家胜一行,来到南方农村报参观交流。双方围绕广东农资市场进行探讨,共促农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天禾股份有限公司配送网络部副总经理陈家胜

作为一名从事21年复合肥销售工作的农资人,陈家胜亲身经历了广东农资市场的巨大变化,包括作物变化、复合肥变化、渠道商变化等。他认为广东农资市场“像风像云又像雨”,这或许对行业人士有些启发。

风过 | 总量持续萎缩

看不到,但感受得到,这就是风。行业大势可谓之“风”。

广东是全国作物用肥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一直是厂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前些年香蕉、柑橘种植高峰期,很多复合肥厂家都在广东创造了销量神话。随着产业的转移和国家药肥“双减”政策的推行,广东复合肥用量不断下滑。

近两年,进口肥、国产外省肥和国产广东肥三分天下的局面慢慢被打破。从前年开始,国产广东肥销量开始下滑,从去年开始,进口肥销量开始下滑,而国产外省肥市场份额逐渐扩大。陈家胜认为这一发展趋势可能还会持续。

与此同时,广东复合肥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水肥一体化、机械化施肥符合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普及应用;随着绿色发展、减肥增效概念的深入人心,水溶性及增值性肥料增量明显增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的产品销量进一步提升,靠营销手段的工厂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陈家胜表示,从这些年的发展趋势和2022年来的销售数据来估计,广东农资市场中强者将保持稳定,或者略有增长;而弱者将越弱,甚至提前出局,预计今年还会淘汰掉一些产品。

云散 | 渠道彼长此消

看得到,但触碰不到,这就是云。市场环境可谓之“云”。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近些年广东农资市场经销商经过洗牌,变化很大。国家全面放开化肥流通市场后,广东各区域迅速崛起一批经销商,他们凭借灵活的商业头脑和营销手段,不断做大做强。近些年,市场“寒潮”下,不少经销商销量逐步减少,甚至出局。

渠道扁平化发展趋势下,省级经销商与地市级、县级经销商的竞争更加激烈。从2008年开始,天禾股份进行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影响力逐步提升,在广东市场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加强。陈家胜认为,各区域经销商普遍面临人才问题的困扰。对各区域批发商来说,接班人是个很大的问题,真正想继续从事化肥销售服务工作的肥二代不多。

对广大农资渠道商来说“蛋糕仍在”,有实力、规模大的经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由于广东农户耕作规模普遍较小,作物品类多,分布零零散散,工厂的业务人员往往推广费用高、见效慢、投入产出比低。零售商高效解决了农户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存在的价值,但零售商的毛利空间不断降低,对农民越来越有利。

雨落 | 依然大有可为

看得到,也触碰得到,这就是雨。能落地的策略可谓之“雨”。

“你们卖撒可富肥料的应该要送竹竿!”这是一位荔枝农户曾经对陈家胜说的话。原因是,这位农户施用撒可富后,荔枝挂果又多又大,需要竹竿来支撑,以免塌下来。农民发自内心的感激,使得陈家胜在农资行业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他也把“为广东农民选择和推广优质复合肥”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010年开始,陈家胜到天禾股份工作。“用科研的精神去推广、销售复合肥”,陈家胜从产品特点、卖点提炼、宣传策划、渠道布置、销售推广等多方面入手对撒可富复合肥进行研究,致力于成为最懂撒可富落地广东的人。

身处市场,就要研究市场。广东用肥量最大的两种作物是什么?可能许多农资人都回答不出来。陈家胜给出的答案是:水稻和桉树。水稻可以选择使用BB肥和复合肥,但BB肥的肥效表现好一些。在桉树上,复合肥效果要比BB肥更好一些。为了给广东桉树种植户带来优质复合肥,2017年,天禾股份联合南方农村报举办多场“一带一路”桉树产业发展论坛。会议定位精准、效果持续传播,给桉树种植户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愿化作一滴雨露,在阳光的照耀下,和复合肥一起,促进作物的增产增收,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我的贡献。”陈家胜说到。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记者魏耸

编辑丨农财君

声明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丨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微信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