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名》正在持续热映中,2月3日,影片在北大进行特别放映,主创程耳、黄磊,以及特邀嘉宾贾樟柯来到现场与师生互动交流。面对外界对《无名》褒贬不一的评价,导演程耳表示全盘接受。贾樟柯则提到,在今年的春节档,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一批认真的人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中国电影就会好起来。”
春节档虽然已经结束,但《无名》的影响力仍在持续蔓延,从剧情里小小的拿破仑、咖啡等细节,到梁朝伟、王一博、周迅的眼神戏,再到结尾的反转,无不成为观众反复鉴赏品味的话题。
面对和影片相关的各种争议,程耳坦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未来的作品能站到更大的视角,抚慰到更多观众的心灵,作为电影人应有着谦卑的灵魂,传递质朴的情感。”作为导演的多年好友,黄磊向大家透露了程耳鲜为人知的一面:“他在生活上很粗,吃什么都随意。但在拍戏的时候却很细,每个角色身上都没有没用的笔墨。”
虽然《无名》被部分观众认为不够合家欢,但贾樟柯导演表示自己在电影院看得很欢:“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种可能性、猜想,会带给我们很多愉悦的东西和思考。我目睹了《无名》的酝酿、完成,程耳导演的作品有着超越经典叙事的更强的感染力。”
《无名》对谈现场几乎座无虚席,很多北大同学已是二刷影片,有同学关注到影片对于“家乡的土地”进行了多次刻画。贾樟柯特意对此展开解读:“旧上海往往使人想起灯红酒绿、摩登世界,实际上那个时代几乎所有思想家、革命者的家庭都是农家子弟,土地揭示了衣冠楚楚的人背后的身份转变,和他们的前史。这一点也正是《无名》与其他谍战、旧上海题材影片的不同之处。”
还有同学关注到黄磊饰演的角色是片中唯一穿长袍的人,原来这样的细节也是导演别出心裁的设计:“张先生身处新旧时代的融合点,既背负着旧道德,又要面对新道德,所以能在影片中看见他既穿过长袍、又穿过西装。”
对谈的最后,程耳直抒胸臆:“通过影像和故事,与素昧平生的观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是我创作最朴素的出发点。”
【记者】 刘长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